李君羡心中一凛,明白这可不是单纯的怀疑长孙无忌参与此事,而是对长孙无忌升起戒惧之心。
心中斟酌,可不敢乱说话,犹豫着道“倒是有赵国公的幼子参与,且被房驸马所伤,不过并未有赵国公支持与否的消息,这两日赵国公整天待在府中,寸步不离书房,即便是用膳洗漱都不露面”
李二陛下蹙眉“这人搞什么鬼”
李君羡道“末将不知。”
“百骑司”再是能耐,因为李二陛下用之刺探消息却限制其权利的策略,绝无可能似后世“锦衣卫”那般无孔不入,纵然在赵国公府之中插入眼线,却也不可能将长孙无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了若指掌。
这是李二陛下绝对不容许的
安插眼线探听消息,这是身为帝王的戒备之心,但这些大臣皆是与他出生入死一起打天下的肱骨,李二陛下对于他们的忠心有着绝对的信心,彼此之间应当保留底线,以示尊重与信赖。
他戒惧于长孙无忌,也只是认为长孙无忌“争储”之心不死,要在储位争夺之中搅风搅雨,却绝不相信长孙无忌会生出谋逆之心,有朝一日篡取李唐江山。
沉默良久,李二陛下沉声道“加大对于荆王府的监控力度,朕总觉得荆王最近的行为极其反常。”
或许已生篡逆之心
这话他没说出口,却萦绕在心头。
长孙无忌等人是臣,且不说李二陛下相信他们的忠诚,即便他们生出篡位之心,也不可能自己登基为帝坐拥天下,定多就是扶持某一位皇子,达成“从龙之功”,进而掌朝堂,权倾天下。
但李元景不同。
身为李唐皇室之中地位仅次于李二陛下的亲王,拥有着高祖皇帝的血脉,这就容易滋生出无限遐想,进而幻化成无穷的野心。
李二陛下可没有忘记当年自己是如何杀兄弑弟、逆而篡取这天下的。
万一荆王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欲照葫芦画瓢的再重演一次“玄武门之变”
“喏末将得令”
李君羡肃容领命。
“至于书院那边闹事”李二陛下想了想,摆手道“让房俊自己去处置好了,不过是一切纨绔子弟,他有的是手段收拾局面。”
“喏”
李君羡应命,见到李二陛下再无其他吩咐,施礼之后,便退出神龙殿。
李二陛下独自一人坐在窗前书案之后,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在他的肩膀,脸容则隐藏在暗影之中
心中嗟叹一声。
按理说,既然已经察觉了李元景的某些苗头,身为帝王最稳妥的做法便是随意给李元景安插一个罪名,而后有司参与其中,对李元景展开彻查,定然会有证据浮出水面。
证据肯定会有的,就算没有,也必须有
然而,他还是下不去这个决定。
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退位这些都成为李二陛下的梦魇,更为他的声誉带来难以洗脱的瑕疵,任他如何努力、如何勤政、如何将大唐带领至天下至尊的地位,这些罪名都如跗骨之蛆一般祛之不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