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姬三娘的话,数人开始进行评审,看的速度很快。毕竟大都写的是诗词,短的四句,长的也不过八言,看一遍下来不用多少功夫:
“对仗不通,韵理不通……”
随口说出一句评语,然后把手中纸张扔到脚边一早准备好的废纸篓里。
这一篇,便等于被淘汰了。
端是简单粗暴。
文稿众多,时间又紧,不可能看得精细。
“只会一味堆彻词藻,空洞无物,哎,现在的人,作诗太不用心了。”
山羊胡老者摇头晃脑地道。
第一届文魁大赛虽然在题材主旨上不做规定限制,却对年龄有要求,以四十岁为分水岭,拥有秀才功名以上者,适当可宽限一两岁,再老的,就不能参加了。褚秀才是正站在门槛上,过了四十,但又没超过多少,这才被准许入门。
而上了年纪的文坛前辈们,就只能来当评委了。
做这事,最大的满足感莫过于评头论足,吹毛求疵,总之能找出毛病来。
其实都不用吹毛求疵,交上来的文稿水平有限,本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姜有成倒是看得颇为认真,可嘴里批评得也最为尖锐,连“狗屁不通”的粗话都骂出来了,甚至还拍起了桌子。
这番举止动作惹得旁人侧目而视,短须老者鄙夷道:“阁下大呼小叫,未免太过于吵闹,会影响别人看文的。”
姜有成哈哈一笑:“抱歉,姜某就这毛病,看不得人胡乱写文章。”
姬三娘干咳一声:“姜兄,事前你可是答应奴家的。”
闻言,姜有成心中一凛,变得安静下来,心中却又想起楼下的陈晋,其登船来,应该是写了作品参赛的,就不知写的什么,会不会是一首完整的诗?
想到这,犹如百爪抓心,迫不及待要来看写成什么样。
然而文稿堆积如小山,一时间哪能找得到陈晋的作品?
总不能直接去一张张翻找,那样就太招嫌疑了。
之前姜有成出手追捧“此道中人”的书法,却是真心喜欢上面的诗句,他外号“痴生”,“生”就是“书生”。比起舞刀弄枪,其实更愿意“舞文弄墨”。
不过后来被大哥点醒,才意识到身份上的敏感,与陈晋走得太近,牵扯不清的话,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反把人害了。
于是赶紧撇清,不再去大张旗鼓地高价收书法了,刚才在船上都故意说与陈晋不认识,只是表现得有点生硬。
当面作不识,可并不妨碍姜有成想要对陈晋的新作一睹为快,尤其是接连看了那么多篇狗屁不通的诗词后,更渴望读一篇佳作来纾解一下内心的烦闷。
“哎呀不好,如果他的作品被别人看了去,然后看不入眼,直接给扔了,该怎么办?”
姜有成随即想到这个可能性,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应该:“以陈晋的诗才文采,下笔成文,必能脱颖而出……除非,这些评委们暗地里跟人做了人情。”
人情世故,无处不在,特别像这种并不严谨的评选机制,做手脚实在太容易了。
便说姜有成自己,不就是用个假名,然后进来当评审了吗?
越想越觉可疑,不禁放下文稿,眼勾勾地看其他人。
山羊胡几個老者感受到他目光的异样,不禁面面相觑,不知此人作甚,仿佛脑子不太正常的样子,偏偏能坐在这里当评委,好生没道理。
见状,姬三娘又感到头疼了,她并不知道姜有成的真实身份,只是经人引荐,才让其参与进来,当了评审。
那推荐的人颇有来头,不是她所能拒绝得了的。
今晚的赛事,本就发起得仓促,很多方面根本没有筹建准备,就那么一天时间,班子就得组建起来。
从某种角度上看,说是“草头班子”不为过。
但能有什么办法?
姬三娘心中怀疑:王氏那边拿出那么丰厚的奖赏条件,很可能只是为了捧自家的读书种子。
至于外界风传的寻觅文庙异宝,反而不靠谱。
异宝之说,都说多少年了,而现成的例子姜昌,其梦中被圣人传授五色神笔,同样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怪诞色彩,真假难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