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不明不清> 250 才不配位(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50 才不配位(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理解的没错,但还不够全面。堂堂司礼监掌印,历经三朝,在经验上必定非常充实,仅仅当个眼线显然是屈才了。有他在一旁辅助,正好弥补了王国泰经验不足、人脉短缺、声望不够的短板。

  在大朝会的第二天,司礼监掌印陈矩受谋反案牵连获罪被贬,念其年事已高,又有功于社稷,皇帝法外开恩没让其去神宫监劳役,而是贬到了南京继续主持司礼监,兼挂副守备职。

  但从级别和重要性上看陈矩不仅被降了一级,还成了后辈王国泰的副手,到了南京怕也是个受气包。皇帝此举完全就是为了彰显宽容,收买人心。

  实际上南京司礼监和副守备的权柄也不小,直接掌管着部分长江河道和南京十七卫兵权,还有江南各省的税收以及上贡朝廷的茶、丝绸、土特产等,外加当地很多为皇家服务的作坊工匠。

  南京官场的稳定与否,影响范围包含了江南各省,江南又是大明的赋税重地,如果管束力不足,一旦发生乱象,耗费的钱粮几乎无法计算,由此滋生的种种问题也很难在初期有所表现,直到突然爆发,再进行镇压为时已晚。

  但陈矩的离开并没引起文武百官的过份关注,不是他们疏忽了,而是比陈矩更重大的人事变动一个接一个,令人应接不暇。

  首先就是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史的任命。原礼部尚书郭正域、兵部尚书孙玮、刑部尚书萧大亨、大理寺卿李栋、左都御史温纯全成了反贼,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空出来的位置该由谁来接替呢?

  仅存的六部九卿与内阁大学士们第一次廷推给出了六个人选,结果皇帝看过之后一个也没准。第二次廷推又给出了六个人选,皇帝还是一个没选。

  也没说不选,而是让这十二位候选官员每人选择自认为可以驾驭的两个职位,在三日内写出一份工作规划,要求对上任之后的工作安排、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方式予以详细说明。

  除了不能找人代笔之外,还不能空喊口号虚头巴脑,务求数据详尽、举例真实、言之有物,就说当下最切实际的具体步骤。

  “诸位臣工,拿去自己翻翻,看看他们写的都是些什么!朝廷每年花费了天价的俸禄,可是到用的时候,却连个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官员也找不到!

  礼部尚书专注于郊祀皇陵科举教化,对外番知之甚少;刑部尚书照本宣科空谈法度,却只字不提积压了多少案卷不曾复审;兵部尚书长篇大论纸上谈兵,绝口不提喝兵血吃空饷该如何杜绝。

  让此等官员占据庙堂高位,除了继续浪费朝廷俸禄,带坏官场风气,欺上瞒下之外,可会有什么让百姓富足、朝廷清明、国家强大的益处?”

  当皇帝看过答卷之后,马上又召开了御前会议,当着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的面把答卷扔在地毯上,很不客气的指出十二名候选人全是对本职工作缺乏深刻理解,既没有能力也没有魄力的平庸之辈,不足以托付重任。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