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邓世荣便起身,骑车前往三姐家。
……
半个小时后。
包山村。
邓世荣把他的想法跟三姐说了一遍,末了才说道:“这加油站可以开两家,一家开在博白县城,一家开在潭莲路口,这样不管是我们那耶邓氏的客运公司,还是中石的货运公司,都可以在自家的加油站加油了。”
邓世兰听得连连点头,说道:“这个确实是稳赚的生意,那就听你的,让他们几姐弟合伙去做吧!”
卜小芳在旁边听得激动不已,她的姐姐和哥哥们都有了各自的事业,就她一个人还什么都没有,心里也是有些不踏实,现在这加油站有了她的股份,那她以后就不用愁了。
于是,卜小芳积极的说道:“舅舅,现在家里就我最闲,这开加油站要怎么做,你告诉我,我去做。”
邓世荣笑道:“首先是在博白县城和潭莲路口弄一块适合开加油站的地,然后请县建筑设计院设计,把加油站建起来了,再联系供油方进货就行了。”
卜小芳道:“其他的都简单,但这供油方去哪找啊?”
邓世荣道:“这个可以找你表姐夫,他身为县领导,帮你们联系个供油方还不简单啊?”
卜小芳闻言眉开眼笑道:“谢谢舅舅!”
看到这一幕,邓世兰脸上也挂满了笑容,这些年来弟弟对于他们家的帮助真的太大了,没有弟弟的帮助他们家估计还在过着吃不上肉的生活呢,哪像现在家里拥有几十万存款啊!
“老弟,小芳的对象,你找得怎么样了?”邓世兰问道。
邓世荣回答道:“三姐,我最近一直在留意,但还没遇到符合小芳要求的对象,只能慢慢来了。”
邓世兰看了小女儿一眼,叹道:“你这丫头就是太挑,要是你舅舅找不到符合你的对象,我看你怎么办?”
卜小芳吐了吐舌头,不以为意的说道:“有什么怎么办,大不了就不嫁呗。”
邓世兰瞪了她一眼:“你这说的什么话,你还想我养你一辈子啊?”
卜小芳道:“反正要嫁就嫁自己满意的,不喜欢的不嫁。”
“你……”
邓世兰刚想骂几句,邓世荣连忙拦住道:“三姐,这婚姻大事,还是让小辈们自己作主吧,我会加紧帮忙寻找,尽量找到符合她要求的对象。”
邓世兰无奈道:“我也不想管,但这年龄确实不小了,论虚岁今年都26了,谁家的姑娘这个年纪还不嫁人啊?”
邓世荣笑道:“现在这个年代确实都嫁得比较早,但接下来不管男女,结婚都会越来越晚,我估计以后很多男女都是过了30岁才结婚,现在小芳虚岁才26,也不用太过着急。”
卜小芳有舅舅撑腰,底气十足的说道:“妈,你听到了没有,别一天到晚就知道说我是老姑娘,催我结婚。”
邓世兰:“……”
……
随着阿狗三下葬,邓世荣便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出手管一管博白以及附近各县的治安?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主要是想到“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自己一家还有族人都生活在博白境域,这治安混乱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家人以及族人的生命安全了。
阿狗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那些抢劫犯只抢钱还没什么,顶多就是损失点钱财而已,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像刀疤七这种杀人如麻的人渣有多少,要是以后再遇到像阿狗三这样的事,那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邓世荣便动了扫荡全县以及周边各县,把所有私藏的枪支以及其他武器都收缴进系统空间的念头,只要把这些人的武器装备全部都收缴了,那他们的危害性就会大大的降低。
当然,丢了武器装备后,他们肯定还会继续买,反正这年代只要有钱,想买这些东西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不过,只要他们买了,就继续收缴,如此搞上一年半载,就是吓都能吓死这些人。
毕竟,不管把武器装备藏得多严密,都会悄无声息的消失不见,这种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哪怕是杀人如麻的凶徒,也承认不了这种未知的恐惧啊!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真这样做的话,他的身份肯定不会暴露,可动静闹得太大,很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老大哥那边发生的事情,就算怀疑不到他的身上,他也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因此,想了想,邓世荣还是忍住不去干这种事,反正这次的事情族人们已经宣传出去了,现在整个博白县乃至附近县市的人都知道他们那耶邓氏的人招惹不得,类似阿狗三的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
广东廉江良垌镇上井村。
上井邓氏正在召开族会,这次族会是商量重建上井邓氏祠堂的事。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二十多年前,很多地方的祠堂都没能保住,就算能勉强保住,也被迫改成学校或者其他一些办公场所,上井这边也不例外,在当年被改成了小学学堂。
在浩劫结束后,这十几年来,上井邓氏的祠堂早就破损严重,到了不得不重修的时候了。
只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国家形势没有明朗之前,大家都不愿意去冒风险。
于是,重建祠堂便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现在。
不过,从今年邓公南巡过后,形势终于彻底明朗,上井邓氏总算把重建祠堂的事提上日程了。
今天的这场族会,就是要讨论这祠堂修成什么模样,大概投资多少钱。
主持这场族会的人名叫邓允辉,今年六十多岁,是上井邓氏德高望重的族头,他开口说道:“各位族人,我们上井邓氏祠堂早就到了该重建的时候,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延着,现在不能再拖了。
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商量一下,这祠堂要建成什么样,人口钱收多少合适?”
族老邓允彪说道:“族头,我们上井邓氏经过这几百年的发展,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千人,人口钱一人收10块钱,就有三万多块钱了,然后再设功德碑以及家庭功德墙,让族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去捐赠,筹个十万八万,就能建一座不错的祠堂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