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师好意。”
无根生摆手拒绝道:“晚辈无门无派,就一平平无奇的山野之人。”
“对佛理一窍不通,还是免了吧。”
“无门无派?”空明微眯着眼睛,笑道:“无妨,既然你能跟李道长同行,想来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
“况且我们这也只是聚在一起探讨,又不是要分个高下。”
“坐在旁边权且听之也无不可。”
“这”
无根生目光变得古怪。
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确实就是大奸大恶之徒。
随即,他目光看向不染,却见对方一言不发,显然是随自己心意,想到这,无根生也就没有再推脱了。
毕竟这两寺方丈。
乃是净土宗一脉的两大顶梁柱,听一下总归对修行有益。
说来,还是托了不染的福。
如此想着。
无根生点头答应下来,“方丈您都如此说了,晚辈却之不恭。”
闻言,空明的老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他净土之法与其他法门不同,全在于‘愿力’二字,换而言之,修禅宗的可能不信佛,但净土宗的却是一定。
若是这位青年才俊能听进去。
从此皈依我佛,正好可解了他西林寺后继无人的危机。
而东林的道顺方丈看到这一幕,并未多说什么,也没再动抢人的心思,毕竟善缘可以共享,但要断人香火,空明怕是得找自己拼命。
心念间。
几人没有多言。
李慕玄和无根生随空明进到佛塔,陆瑾和端木瑛则在外面游玩。
很快,一行四人进到塔内,里面空间并不大,也就十几平的模样,四周还摆放着数尊神态各异的佛像。
不过这也是老建筑的特点。
一来是建筑水平,像这种七层高塔,太大了容易倒塌。
二来就是受风水炁局之学的影响。
古人讲究藏风纳气,认为屋内面积如果太大,不利于聚炁,会加速炁的消耗,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害。
所以不管是袇房,还是静修的地方,屋内空间都很狭窄。
思索间。
李慕玄眼眸闪过一道精光。
目之所及,只见周围佛像绽放淡金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心神安宁之感。
“两位小友请坐。”这时,道顺方丈熟稔的找了个蒲团坐下,眼中闪过几分缅怀,显然这地方他来过不少次。
空明则是抽了抽嘴角。
但也未计较。
要是论佛法修为,自己可能胜对方一筹,但做方丈自己差远了。
至少在脸皮上就不如对方。
“嗯。”
李慕玄点头应了一声。
随后,待到四人分坐四方后,空明方丈抢先开口。
“南无阿弥陀佛,说来我净土宗之修行,于修行界而言也不算什么秘密,就是在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四字。”
“对我佛的信仰越是虔诚,修为也就越高,愿力也就越强。”
“而所谓愿力。”
“倒也并非什么晦涩难懂的东西。”
说到这,道顺接过话来:“在佛学中,有自力、他力之说。”
“自力既是戒定慧三学,如禅宗、天台宗等,包括你们道门在内,其实修的都是自力,认为凭借己身之力,就可超凡入圣,进到佛陀之境。”
所谓戒定慧三学,其实也很简单。
戒为戒律,通过持戒来完善自身道德;定为禅定,让人内心平静;慧为智慧,让人能断除烦恼,断惑证理。
也就有人将这称为八支圣道。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而对于自力。
道顺并没有多谈,毕竟净土宗虽然也有兼修自力的,但仍以他力为重。
随即,道顺继续言道:“人有利钝之分,修自力者,非大毅力、大智慧不可成圣,而我净土法门修他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为防字多难念,信者只需念阿弥陀佛四字即可。”
“无论是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还是在心中默念,只要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
“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每念一声,则修为精纯一分!”
李慕玄点了点头,这也是为何佛门当中,净土宗信徒最多的原因。
因为修行门槛实在是太低了。
至于作用嘛。
其实在他看来,不论是念阿弥陀佛,还是念奇变偶不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