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声音响起。
李慕玄两人不停翻动书页,很快便将十六幅观想图给看完。
但眼中却泛起了一抹古怪之色。
这净土。
说白了不就是想象吗?
大日、琉璃、黄金、宝树、七宝莲花、宝楼等等之物。
册上之形,包括空明前辈所说的话,其实皆是古人对净土的想象,若是可以,李慕玄甚至能把净土想象成现代都市,重点只在于你信不信而已。
但很显然。
两人对净土十六观上的东西,做不到半点相信。
想到这。
李慕玄出声道:“修行此法,必须得信佛陀吗?”
“那是自然!”空明语气笃定道:“信则有,不信则无,若是坚信净土在,那愿力自生,若是连自己都不相信,那又如何生出愿力呢?”
“那晚辈若是信其他的呢?”
“这”
空明微微语塞,沉吟一会说道:“理论上自然可以。”
“但却有个问题,欺人容易,欺心难,你明知所观想之物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如何能做到深信不疑呢?”
“就像这净土。”
“它乃前人达到佛陀境界所留,我等也坚信世上真有此界。”
“可伱又如何确定你所想为真?”
“若是做不到,那就算修行,也不过得一手段,无法登至超凡入圣之境,说不定还会在心中留下瑕疵。”
“最后跟神格面具一样,在真真假假中迷失自我。”
听到这话,李慕玄点了点头,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净土宗会被称为他力宗,相比于相信自己能超脱,他们更相信佛陀、菩萨的接引。
将自身信仰。
寄托在西方极乐净土上。
但也不能说他们错,毕竟信仰这东西本身就没有对错之分。
比如羽化飞升、三十六重天,这些同样是众生的想象,此外,你为什么相信地球是圆的?难道不是别人跟你说得吗?
但为什么别人说的你就相信?
你亲自印证过吗?
再极端点,你如何确保你眼前看到的一切,就是真的呢?
所以说,净土宗相信佛陀菩萨的接引,相信净土,本质上就跟常人相信老师、父母,以及周围众人的说法一样。
不需要印证,只在于是否相信。
但同样的,针对他们,只需要找出净土不存在的证据就够了。
信仰一旦垮掉。
道心也就因此土崩瓦解。
思索间。
无根生的声音响起。
“两位前辈。”
“换而言之,是否只要做到深信不疑,就能产生跟净土一样的效果?”
“这”空明眉头微蹙,但还是点头道:“道理确实如此,但老衲不建议,而且如果你真有这种东西,记住千万别选能被证明是为假的!”
净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佛陀所留。
证明不了它存在,但同样的,也没谁能证明它不存在。
“晚辈明白了。”
无根生点头答应一声。
随即,他眼神明亮的看向李慕玄,言道:“你对此法有想法吗?”
“试一试。”
李慕玄语气平淡。
若要说信,普天之下他只相信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
周围一切于他而言,虽然以真诚待之,但既不能确定他们为真,也不能确定他们为假,自然便谈不上相信。
而此时,见两人打算尝试。
空明语气严肃道:“小道长,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一门功法而已,不至于。”
他传给两人秘法,本意想结個善缘,顺带看看能否将他们或其中一人渡入门墙,但万一练出什么岔子,这善缘就成恶业,那实在是罪过。
“前辈,即便没有此法,晚辈同样对心中之物深信不疑。”
“只是想借此窥探内景之密。”
李慕玄神情认真。
见状,空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随后,李慕玄和无根生两人没有耽误,闭目禅定,按法门开始观想,但却不是大日或者琉璃、宝树,而是观想自己心中所求所愿。
很快,随着禅定。
李慕玄轻车熟路的进到内景中。
要说所愿。
他修行乃是为了求真、超脱,其中求真更是列在首位。
正因如此,他首要便是观想己身念头,每一缕念头产生,皆是本性真灵所起,不受身躯的影响,抛开一切外物,同样也是最真实的自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