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圣明。”
“去吧!”
温君实退出了养心殿。
在一个宦官的指引下,出了皇宫。
宫外,一群旧党正在等候,温君实把人全部叫到家中集议。
……
蒋由的文章,在第二天就交给了杜蘅。
杜蘅拿回家中,来到西厅,交给萧瑟过目。
“这蒋由是旧党的吧?”
“是。”
“这文章只写了永嘉的情况,他就没有加上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旧党的观点?”萧瑟看了文章,眼神询问杜蘅。
“臣吩咐过了,新闻不必加上主观意见,是非过错留给天下评判,等到官报做大的时候,再加上一个时事点评的栏目,现在不是时机。”
萧瑟轻轻点头,说道:“前日王相进宫的时候,特意跟朕提过,让你在报纸上好好批评青苗法。”
“为何?”
“这是在为朕培植势力,只有这样,官报社才能稳妥的留住,以后才能成为朕的名器!”
“王相倒是考虑深远。”
“这件事报道了出来,会在全国范围造成负面影响吗?一旦公开,别的地方会不会也会跟永嘉一样,趁乱而起?”
萧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古代交通信息闭塞,一个地方造反,往往几个月才能传到另一个地方。
所以响应的都是周边的人。
可是报纸一旦刊印,全国范围都能看到,既然有人带头,那么备受压迫的人民,可能遍地开花的造反。
“王右相已经请辞了,这件事也报道了,应该消除民怨了,而且这次臣新加了一个功能,若有冤屈,可以通过投稿的方式,将信件直接送达官报社,由官报社核查和报道。”
萧瑟心头一动,好歹是皇帝,她立刻明白杜蘅的用心:“你是想分权?”
“大理寺和刑部陛下有多少人?”
“一个巴掌能数得过来。”萧瑟黯然道。
“这就是了,必须分其司法职权,否则这些司法官制造冤假错案,百姓没有申冤之处,只能反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必须疏通,而不是堵塞。”
萧瑟仔细思考了一下杜蘅的话,说道:“你的想法没错,这次青苗法考虑不周,导致很多百姓被地方官吏盘剥,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发泄的地方,要给他们希望,别重蹈了永嘉郡的惨剧。”
“重要的是,这次花神使司不是要彻查利用青苗法贪赃枉法的官吏吗?相信会有不少人通过官报社,举报那些贪官污吏,这样咱们调查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节省时间。”
“只怕朝中会有不少人反对。”
杜蘅笑道:“这个条件是附加在蒋由的文章之后,有谁要撤,那就将这篇文章一起撤去,旧党如今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恨不得广而告之,岂会轻易撤去这篇文章?再者说了,等文章发出去,他们再反对也来不及了,反正天下人都知道可以通过官报社投稿。”
“先斩后奏?”
“你又不在宫里,想奏又能奏给谁?而官报社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