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有什么好的?在乡下还不是一样有一口饭吃?”
“城里赚的钱比乡下多。城里的机会也比乡下多,城里的孩子有更好的对读书条件。师资力量也比乡下的强大。接触的世界跟乡下的孩子也不一样。”孟晚棠喝了一口水才慢吞吞的说,“不说别人,就说你自己,你在城里能找到工作赚的钱,比你们县城纺织厂的人赚的都多。你说城里不好吗?”
崔嫂哑巴了。
“再者说这些知青本身就是城里的人,他们凭什么不回来?他们下乡的时候连户口都迁过去了,从城里人变成了农民。他们自己认命了,可是为了孩子,他们还是想撕下这张脸皮,再拼一拼。”
孟晚棠很理解那些知情。
“可是,他们回来没有工作,没有住的地方,这日子怎么过下去?”
“找工作,当临时工,或者干点儿别的都行。行现在政策已经放开了,赚钱的方式千千万万种。”
孟晚棠没说,等到几年后,厂子倒闭,工人下岗,双职工家庭迎来了生活中最大的困难。那个时候,更热闹。
现在知青回城,和她原本世界里的知青回城,时间差了几年。
但总的趋势是没有变的。
知青现在回城找不到工作,临时的工作还是能找到很多。
“周家老大的厂子裁员了。”
崔嫂一脸八卦的进来,跟孟晚棠分享新得来的消息。
孟晚棠惊讶:“裁员?怎么回事?”
现在还没到下岗高峰期吧?
“听说他们厂子的效益不太好,上面要求他们厂子只保留一条生产线。很多年纪偏大的职工都要被裁掉,正好隔壁老大符合这个标准,就被裁了下来。现在隔壁可闹腾了。周家老大说他之所以被裁员,全都是周家这几个姑娘克的。他之前一直不说话,这一次是疯了,非要把周月梅他们几个全都赶走。”
崔嫂这下一点都不兴奋,她想到自己了。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着要过年了。
家家户户都打不起精神来。
胡同里的人都变少了,大家见了面儿也不像之前一样叽叽喳喳的,一个个仿佛都失去了聊天的欲望。
孟晚棠最近也没出去,一直在院子里溜溜达达的。
这天。
兰幼宜拿着营养品过来看孟晚棠,看到她在院子里转圈圈,顿时心疼的说:“要不我带你出去走走?”
“妈,不用。我就是没事儿才在院子里转两圈儿的。你说你过来就过来,还拿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呀?”
孟晚棠和兰幼宜并肩往院子里走。
“这些东西要是不拿过去,都得送到老家去。老家那些人是什么德行,你又不是没见过。”
“怎么那些人又找过来了?”孟晚棠让崔嫂泡了一壶茶,她给兰幼宜倒上。
兰幼宜把外套脱下来,挂好才回到沙发前说:“那些人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如今知道你爸升上去了,一个个像狗皮膏药似的全都贴了上来。指望着你爸帮忙给安排工作。几句好话说的你爸有些心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