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天气严寒。
人们保暖手段、保暖衣物有限。
又没有暖气取暖啥的。
所以人们在天气寒冷季节,总喜欢扎堆围在火炉前吃饭,即煮即吃,总担心吃得慢了会凉凉。
晋安记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火锅吃法。
算起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关于聚餐吃火锅文化,苏轼早有一句古诗流传至今——
友朋设宴庆云楼,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门前石狮口水流。
说的便是这聚会一起吃火锅了。
……
因为等老道士的时间久了点。
所以当两人到店里时,已经是酉时过了一刻。
只剩半个时辰给他们吃,然后就要宵禁了。
晋安和老道士这次,依旧是来到上次那家羊肉火锅店,因为这家店的底料很合他们口味。
这家百年老店放在昌县也都有名。
它就叫百年老店。
而这家百年老店就在文武庙附近。
哪知,因为正好赶上晚饭饭点,再加之有临近文武庙,两人刚入店,就发现店内位置早已经爆满,有本地的食客,也有慕名而来昌县参加清明庙会的外地游客。
这可把老道士急红眼了。
他可是一直心心念念着涮羊肉火锅,再配一壶温酒,那滋味,赛过做神仙,拿天庭神仙官职给他换,他都不愿换的。
结果你却告诉他没位置了?
今天难得见小兄弟心情好,请他一顿涮羊肉火锅!
鬼知道错过今天后,下次复下次,下次再等小兄弟心情好,请他涮火锅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不甘心的老道士,等店小二转身忙着招呼客人后,他可怜巴巴看着晋安:“小兄弟,等下就快要宵禁了,老道我觉得不如直接换另一家咋样?哪怕口味差点也就差点了。”
晋安看着老道士都快嘴角急出水泡上火来,自然是一眼就看穿了老道士心里的那点小心思,他倒是没有点破,只是觉得这老道士明明有时候很通人情世故,很人精,有时候又像个老顽童一样的幼稚。
晋安见店内确实没位置了,正转身欲走之时,食客声音吵杂的大堂里,背后好像传来有人在唤他的名字。
“小兄弟,老道我好像听到有人在叫你唉?”
其实,不用老道士提醒,晋安也已经听到了。他好奇自己在昌县熟悉的人并不多,是哪位熟人在喊他,莫非是冯捕头吗?于是,晋安转身望向声音传来方向。
当看到其中一桌倚栏位置时,晋安朝老道士露齿一笑:“老道,看来我们的位置有着落了。”
“倚云公子,想不到今日在此能再相逢公子。”
“晋安公子,快一月未见,别来无恙。”
跟晋安打招呼的人,是一名唇红齿白,眉目英气的仗剑温雅儒生。
儒生与书生不同。
其实若要区别也很简单。
百无一用说的便是书生。
儒生除了学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外,还要游历天下,战场杀敌,需要胸有浩然信仰。
儒生身旁,还跟着一名老汉。
那名老汉在见到晋安时,同样是朝晋安友善点头,可见都是相熟之人。
眼前这名唇红齿白的倚云公子,正是那晚五脏道人为他仙人指路,然后下山碰到的正巧游历天下经过的儒生与驾马车老汉。
“晋安公子好巧,晋安公子也是与友人来吃这家百年老店的用食?若是晋安公子正在发愁没有位置,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共用一桌。”
唇红齿白的倚云公子,朝晋安指了指位置,温文儒雅笑说道。
晋安道谢坐下,早已经暗吞口水,迫不及待的老道士,也赶忙坐了下来。
“上次一别已快有一月吧,想不到倚云公子还留在昌县,我以为这么多天过去,倚云公子早已经离开昌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