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明贫困农家子开始的签到日常> 第3章 城里回来的傻小子(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章 城里回来的傻小子(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杨庆本来以为自己已经算起得早了,天还只蒙蒙亮,鸡都没叫,自己就起床洗漱完毕,拿上鱼竿网兜柴刀竹制水壶,卷上两个麻袋,背上一个宽口簸箕,最后再带上奶奶从坛子里拿的两块糍粑,出门一看,乡间的小道上早已有三三两两的农人拿着农具结伴而行了。

  夏秋天热,农人们得乘着天凉的时辰,赶紧做活,大中午太阳毒辣着呢,连猫猫狗狗都知道要找地方乘凉,要是被烈日晒出病来,那才是因小失大,农人们可不会这么傻。

  “呦!这不是杨老二家的城里公子吗?你背着两根小竹竿干嘛去啊?”

  杨庆这幅装扮走在路上,没走几步就有好奇的村民奇怪的问道:

  “去钓鱼去,准备弄点鱼换点米呢。”

  “娃啊,听叔一句劝,钓鱼那是城里老爷们闲得蛋疼搞出来的事,手指头大小的鱼,能干甚,喂猪都嫌肉少呢。”

  “是的呢,娃,咱农人就得以地为先,听说你把山顶的地收回来了,那还不赶紧担水去浇地?”

  “真要想捕鱼还是得用网呢,听说上次周老三一网打起来几十斤鱼,那才厉害呢。”

  ……

  听到杨庆说自己去钓鱼,不止是村里的男人开始劝说,连村里的妇女都开始交头接耳、传递情报:

  “听说了吗?杨家老二的城里儿子准备去钓鱼呢?”

  “钓鱼?没听说钓鱼能养家啊,这娃不会是个傻子吧?”

  “听说啊,那娃昨天把山顶的地也要回来了。”

  “不会吧,那旱地要回来干啥,交粮的时候县里可是要按上田交的,就算把那几颗稀稀拉拉的粮食都收了,也不够交税的啊。”

  “年轻人就是嫩,只知道往前冲,不撞个头破血流不会回头的。”

  “王婶,你说的那个头是哪个头啊?”

  ……

  妇女之间的谈话,总会莫名其妙的拐弯,惹得不少刚出嫁的小少妇面红耳赤,还有几个未出阁的小姑娘都被羞红了脸,可是耳朵却在使劲支着,一边想着听得再清楚些,一边想着自己未来的夫婿该是个什么样子。

  村里姑娘,不通礼教,比不了城里姑娘的纤细娇弱,却也多了几分野性洒脱。

  大伯、三叔两家人自然也看到了扛着竹子的杨庆,也好奇的打听了一番,杨庆自然是照实回答,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大方方的有何不可。

  “钓鱼?庆哥儿是疯了吗?”

  “国朝二百年,没有听说过钓鱼能挣钱啊?”

  “你去打听打听,整个县有哪家靠钓鱼为生啊,那些渔家都是用网的。”

  “娃他爸,我们是不是把庆哥儿给逼疯了啊?”

  “嘘~胡说些什么?可不敢乱说。”

  ……

  杨庆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聋子,村民的议论和背后的指指点点自然是听得着看得见,但是那又怎么样?

  听了流言就不吃饭了?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说去呗,只要到时候自己拿着钱粮回村,那些流言自然会被风吹走的。

  出村往南走,不出二里地,杨庆就看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面宽广无尽,一眼望不到对岸,晨间的江雾缥缈,如梦如幻,似在梦中。

  美景虽好,可惜不是良药,不能医治肚饿之疾,杨庆放下心中的感慨,开始寻找合适的钓鱼位置。

  “十年钓鱼,九年选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