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城关下衙署之内,李勣坐在窗边的书案前,捧着一盏浓茶慢慢的呷着,桌案上摆满了来自于长安周边的战报,一侧墙壁的舆图上密密麻麻的编注了各种颜色的箭头、标识,将当下长安局势勾勒得清清楚楚。
面前,程咬金、张亮、诸遂良、薛万彻、阿史那思摩等人尽皆在座,吸溜茶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窗外暗沉沉的夜幕已经渐渐透出鱼肚白,诸人守在此处随时等候战报,一宿未睡。
张亮揉了揉眼睛,抬头问道:“什么时辰了?”
面容清癯、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儿的诸遂良答道:“寅末卯初。”
程咬金放下茶盏,摸了摸肚子,大大咧咧道:“饿了一晚上,前腔贴后背了,肚子里全是茶水……这个王方翼不简单的,五千兵力死守大和门将近两个时辰了,长孙嘉庆灰头土脸,这一战便可让王方翼扬名。”
自昨夜大战初起之时开始,一众将帅便齐聚于此,等候来自长安的战报。
谁都知道,无论李勣的立场如何,心里打着怎样的主意,发生在长安的这一场大战都将直接影响接下来整个关中甚至整个天下的局势,自然全无睡意,等着看到最终结果。
结果未到,过程却出乎预料。
关陇军队两路齐出,分别自长安城东西两侧发动突袭,每一支军队兵力达到六七万人,气势汹汹杀气腾腾,其目的自然是欺负右屯卫兵力匮乏,希望两路大军一路牵制、一路前插,要么攻陷太极宫占据龙首原地利,要么渡过永安渠直接威胁玄武门侧翼。
这并非什么精妙的兵法战略,而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人多欺负人少,但效果却极为直接有效,留给右屯卫辗转腾挪的机会寥寥无几。
事实证明,房俊的确没有什么惊才绝艳的军事才能,排兵布阵中规中矩,主力自右屯卫大营向西移动抵达永安渠,吐蕃胡骑迂回穿插予以配合,试图令宇文陇部感到威胁,不敢全力以赴。
战略布置没什么惊艳之处,但房俊的果决却大大出乎诸人预料。
根本不管另一侧的长孙嘉庆,趁着两路大军之间似乎龌蹉暗生、各怀心机而导致进军缓慢的时机,果断令高侃部渡过永安渠,背水结阵,又令吐蕃胡骑直插宇文陇部背后,试图前后夹击,将宇文陇部彻底击溃。
时机掌握得非常好,若是稍晚一些,两路叛军加快速度向前突进,留给右屯卫放一路打一路的时间几乎没有,由此可见房俊对时机判断之精确、心性果决之魄力,非同一般。
但是在那个时候,诸人也不看好房俊这个“放一路打一路”的策略,集中右屯卫之主力固然有可能重创甚至击溃宇文陇部,但是另一路的长孙嘉庆如何抵挡?
想要自城西攻占大明宫,有两处地点可选作突破口,一则是东内苑,一则是大和门。
东内苑古树参天,除去临近大明宫城墙的一段区域上算平整,其余地方并不适合数万兵马的大部队行进,前些时日右屯卫的具装铁骑突袭城西通化门的叛军大营,撤退之时便是由此退入东内苑,结果叛军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敌人杀人放火之后从容退走,却在东内苑附近望而兴叹,不敢贸然追击。
最理想的地方只剩下大和门。
大和门设计之初,便是作为屯驻军队之所在,城高墙厚、易攻难守,但是相比于苍茫林木足以将大部队割裂成一块一块的东内苑来说,的确更适合作为突破口。况且长孙嘉庆部六七万大军,就算是拿人命去填,又岂能填不平只有区区五千守军的大和门?
然而事实是,长孙嘉庆填了足足两个时辰,丢下数千具尸体,却依旧填不平……
作为大和门守将的右屯卫校尉王方翼,自然一战扬名、声名鹊起,无论此间诸将的立场如何,都要竖起一根大拇指,由衷的予以夸赞。
李勣看了一眼墙壁上的舆图,淡然道:“岂止是声 岂止是声名鹊起?若那王方翼没有愚蠢到将一千余具装铁骑都搬上城头防御,而是令其养精蓄锐,一旦抓住机会放出城去冲杀一番,怕是能够立下一桩赫赫功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