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公子許新书>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选择站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选择站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况且他并未做下决断……

  *****

  进入腊月,北国大地风雪肆虐、天寒地冻,黄河河道已经有一大半冰封,永济渠自泗州以南尚且水波荡漾、船运不绝,而自此向北却时有冰封,即便暖日也有冰凌浮于河面,船只通行不便,航运屡屡断绝。

  房家的船队艰难行至板渚附近,再难前行,遂下船登车、由水路转为陆路,向着长安进发。

  行至荥阳附近,郑玄果已经待着一众荥阳郑氏的族老至城外三十里迎接。

  房玄龄本无意入城,毕竟已经临近年关,若是耽搁行程,恐来不及祭祖,不过荥阳郑氏盛意满满,却也不好淡然视之、冷眼相对。在荥阳城外短暂停留,房玄龄接见了郑玄果。

  这位荥阳郑氏下一代的佼佼者,以往亦曾纵横荥、洛嚣张跋扈,此时面对房玄龄却毕恭毕敬、战战兢兢,不仅执礼甚恭,且送上大量贵重礼物,务必请房玄龄收下。

  房玄龄略作沉吟,只要勉为其难的收下。

  他知道这是之前刘仁轨率领水师将荥阳郑氏打怕了,如今郑仁泰的前程更是收到房俊节制,导致整个荥阳郑氏诚惶诚恐。如若这份礼物自己不收,荥阳郑氏上上下下必然不安,认为房俊或者皇帝依旧对荥阳郑氏有所不满,搞不好惊惧之下就会导致荥阳郑氏转投阵营。

  作为大唐宰辅十余载,朝堂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了如指掌,房玄龄深知大唐内部的诸多派系彼此攻讦、颠覆,自高祖皇帝立国之日起便不曾有一日安稳。

  现在陛下连续挫败两次兵变,关中、河东、山东的门阀遭受重创,朝堂之上看去似乎群雄蛰伏,实则暗地里的风波绝对不会平息。

  单只是李唐皇室内部之倾轧,便不是死了一个李元景便能够消弭的……

  荥阳郑氏乃河南大族,临近洛阳,对于洛阳之影响极大,若能死心塌地支持陛下,则河南之地安稳。反之,一旦中枢局势稍有动荡,整个河南之地就要风波跌宕。

  房玄龄收了礼物,对郑玄果笑道:“令尊乃开国功臣、贞观勋贵,本该荫萌子嗣,老夫观你器宇轩昂、精神干练,此番入京想要举荐你一个官职,不知意下如何?”

  郑玄果有喜有忧,坦诚道:“能够得房相青睐,在下喜不自胜,本应当欣然允诺、竭诚相报。只不过荥阳郑氏此前犯下大罪,承蒙陛下不予追究,但族中乱象纷呈、损失惨重,家父身在关中不能顾及,在下只能勉为其难经手整顿,实在是离不开。”

  即便是到了现在,晋王叛军已经烟消云散,可荥阳郑氏内部对于家族前程依旧争论不休,有人认为陛下已经坐稳江山应当依附骥尾,有人则认为皇权归属尚未定论,不易于绑死在陛下身上……

  这个时候如果郑仁泰、郑玄果父子皆不在荥阳,恐怕家族内部就会闹得纷纷扬扬、彻底决裂。

  房玄龄微微一笑:“河南府少尹如何?”

  郑玄果浑身一震,咽了口唾沫,顿时心动。

  眼下朝廷营建东都的消息尚未放出,那么洛阳一地的最高官职便是“东都牧”,由亲王遥领。因亲王不莅职,所以事实上的最高长官则是河南尹,总领河南府事,治所便设置在洛阳城内。

  府尹从三品,东都牧职务暂缺之时,则代行东都牧之职务,其下少尹二人,从四品下,为府尹之副。下役司录参军、录事、六曹参军事、参军事、执刀、典狱、问事、白直、经学博士及助教、医药博士及助教,各若干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