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得出这个推论之后,李优又有了新的问题,假设人人有错,这到底是不是错误!
普世道德直接被李优干掉了,时局有错,人人有错,普世道德直接都有错了,这到底是做出结论的人错了,还是所有人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总之到了这一步之后,李优已经基本进入了终极状态,既然时局错了,而且时局之中人人都有错,那错的肯定是世界,也就是所谓的制度,那么就不应该追究个人的错误,而应该选择推翻制度!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李优就开始搞制度,因为需要搞很多东西,所以李优什么都学,不过当年的李优和现在比起来实在是有些嫩。
因而思维方式是,制度有错,那么就干翻制度,然后在废墟上建立新制度,至于新制度是怎么样的,等我先干翻了以前的制度再说。
所以那个时候李优的思考模式就是,强大,再强大,直到干翻世界,这是一个正常粗人都能想到的模式,但是李优有着无比完善的推论基础,以至于能拉拢到贾诩,蔡邕这种有志之士,
这么一来李优当初主要干的事情就是——有错的百姓,作恶的马匪,混的很惨的乞丐,来,我手把手教你们怎么推翻制度。
当初到底有多少活不下去的马匪,多少活不下去的百姓来投靠董卓,又有多少人因此而死掉李优其实已经有些记不清了。
数量太庞大了,灵帝年间确实不是人能活下去的时代。
很多有天赋,又努力,在十几年前的时候达到了练气成罡的士卒,在战场之中倒下,没办法那种规模,那种长达数年的战争,任何练气成罡都很难保证下一战自己还活着。
那个时候的董卓很得凉州人心,因为他和别的统将不同,别的人都顾着喝兵血,而董卓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你活着,哪怕上面不发军饷,我就算是卖家产,也会给你们发粮饷。
很简单的保证,但是对于那个时候朝不保夕的凉州人来说几乎是最大的承诺。
平凉州,董卓大功,国家赏赐了九千匹的丝绢和粗麻,董卓直接给麾下的士卒,将之分了,自己一匹没拿。
要知道当初董卓讨好张奂的时候,穷的才能拿出来一百匹绢……
范晔的董卓列传,以及后汉书之中都明确记载,当初凉州士卒留董卓时的那句“牢直不毕,禀赐断绝,妻子饥冻”。
说白了那个时候凉州的形势就那么的糟糕,董卓给不了那些士卒太多的东西,但是董卓散尽家财,绝对贪墨粮饷,和士卒一起战斗,确实拉拢住了军心。
epzww 3366xs 80wx xsxs</p>
yjxs 3jwx 8pzw xiaohongshu</p>
kanshuba hmxsw 7cct biqu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