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山河志异> 乙卷 第一百零八节 河北风云地,龙藏虎隐居(大更求月票!)(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乙卷 第一百零八节 河北风云地,龙藏虎隐居(大更求月票!)(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第233章乙卷河北风云地,龙藏虎隐居(大更求月票!)

  重返汴京这一路的滋味是苦涩而复杂的。

  好在还有一个同伴——凌云宗。

  几乎是在与白石门交战几日之后,重华派这边才陆陆续续知晓凌云宗北迁大河之北的这一结果的。

  凌云宗没有做任何反抗,或者说反对,就默然接受了现实,这让重华派这边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或许是迫于九莲宗和道宫这边的压力,又或者是觉得在没有九莲宗的支持下与紫金派抗衡毫无胜算,总而言之凌云宗那边很坦然地接受了北迁的安排。

  不过凌云宗以这样的姿态接受北迁结果也带来了一些后遗症,那就是很多弟子直接离派。

  凌云宗虽然未经战争,但是离派弟子却多达一百多人,最后三百多名弟子锐减到只有一百九十多人,比重华派尚且不如。

  没有多少人选择紫金派,更多的人是选择了白石门、还真道以及临近的淮郡太元宗,甚至还有十来名弟子主动要求加入重华派。

  不愿意跟随凌云宗去河北,而宁愿新入重华派去河北,这样的选择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重华派并没有立即接受这批弟子,而是仔细询问了他们的情况和想法,也讲明了重华派未来也需要到河北之地立足,要求他们考虑清楚。

  但是最终这批弟子还是留了下来,坚持要求加入重华派。

  按照原来的原则,重华派是不会如此轻易接受这样一批弟子入门的,但是非常时候行非常事,商九龄和李煜都最终同意了这批凌云宗弟子入门。

  看着眼前巍峨的南熏门,陈淮生目光沉凝注视了好一阵,仔细辨识了以下几个篆体大字,才收回目光,“走吧,师兄。”

  从这一刻起,陈淮生感觉自己对这座城市似乎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没有实力,你甚至连决定自己战还是和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听着人家在殿堂里讨论着一个宗门数百弟子的生死去留,任由人家决定你千年基业归属于谁,无论你愿意不愿意。

  如果自己是紫府真人,哪怕宗门就是多自己一个人,也许局面就会反转。

  白石门就要考虑面对三个紫府的疯狂反扑,他们拿下朗山蟠山是否坐得稳,是否付出代价太大了吧?

  但从来就没有如果。

  虽然只隔了十日重新回京,但却宛如隔世。

  街面上的繁华热闹景象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虽然道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后续的宗门比试却只是短暂地耽搁了两日之后又重新继续进行了。

  雨水已过,惊蛰未至,城外农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但对城中却没有任何影响。

  明日正月三十,也是此次道会大比的最后一日。

  陈淮生是跟随王垚和徐天峰、袁文博一起进京的。

  掌门商九龄和首席长老朱凤璧仍然在沿路看顾,防止白石门以及其他不怀好意者的袭扰,但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

  重华派都已经接受了去河北的结果,再要赶尽杀绝,那就真的是逼着商朱二人发疯了。

  人是物非。

  人还是那些人,但是感觉却已经变了。

  陈淮生是陪着王垚、徐天峰一道来九莲宗这边的。

  从内心来说,陈淮生是很反感和抵触九莲宗的。

  在他看来九莲宗是出卖了凌云宗和重华派,或者说九莲宗已经不具备庇护凌云宗、重华派的实力却还在那里妄自尊大,结果就是自取其辱不说,却还让凌云宗和重华派付出了惨重代价。

  当然更大的责任还是在凌云宗和重华派自己。

  一是自身实力的不足,怨不得别人。

  二是没有看清楚九莲宗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如果能早些发现九莲宗的虚弱,就该及时调整另寻可靠的盟友靠山。

  “今日九莲宗会有什么人见我们?”陈淮生和王垚、徐天峰等候着九莲宗的主事者接见时,忍不住问道:“真的很想看一看这帮人面对我们尴尬不尴尬。”

  王垚瞪了陈淮生一眼,“淮生,意气用事不可取,起码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也还需要他们的帮衬,我们做好自己即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