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平息,各地大族、豪强,也分别打道回府,成都又恢复之前平静状。
七月初,全国形势趋于平静,期间李世民将朝内外官员职位、数量进行了详细调整。
如今朝内外官员总数降到年初时的一半以下,同时还有一部分职位空缺,待提拔有才德之士补进。
李福由于巧言善辩,嗅觉灵敏,早早将自己责任摘干净。
许多事情已经被李福提前隐瞒、篡改,导致李仁口供到达成都后,已经不能完全对应的上李福之罪,李福算是逃过一死。
看在李福确实也是个人才的份上,李世民将李福贬为庶民,令其子袭其爵位,留在朝中。
王彭、王振父子就没那么敏锐的正政治嗅觉了,直接被判了斩立决,流放三族。
其中好多之前置换到这些人名下的边郡新地,也被朝廷收回,重新赏赐其余有功之臣。
新地的开发以及与蛮夷的友好交流、发展也真正走上正轨。
李世民的第二部计划也基本实现,只差一个时机,引出自己上一世能横扫寰宇的“府兵制”“均田制”新政。
没让李世民等太久,自己得以提出新政的借口就来了……
汉建兴十三年、东吴嘉和四年、曹魏青龙三年,七月。
李世民正与樊阿在御书房密议杨苒伤情,以及‘开颅之法’具体施行时间。
忽然侍立在外的张嫣兴奋敲门道:
“阿斗哥哥,邓大人回来了,似乎还带来了关于吴国的重要消息!”
李世民答应一声,而后小声对樊阿道:
“开颅时机就依先生意思,届时先生有何需求只管提,朕绝不迟疑!”
樊阿向陛下抱拳一拜,也压低了声音。
“黄夫人那边已基本痊愈,过些时日杨苒伤情有了结果,在下也就到了向陛下告别之时……”
“哎~樊阿先生莫急,此时杨苒伤情未定,谈告辞还为时过早。
时机成熟时,朕自然不敢强留先生!”
言罢,将樊阿送出御书房,与樊阿告辞之后,李世民看向张嫣。
“小妹,辛苦一趟,将伯苗将军请至金银殿。”
张嫣点点头,转身向宫门而去。
“陈忠、黄皓,随朕前往金银殿等待伯苗将军!”
三人一路疾行,不多时就来到金银殿。
刚到金银殿,就见邓芝已经等在殿门外。
李世民眉梢一挑,一边迎上前来参拜的邓芝,一边好奇道:
“伯苗怎来得如此之快?朕御书房距此可比宫门近多了!”
邓芝一路舟车劳顿,神情略带疲倦。
努力打起精神,迎着陛下躬身而拜:
“臣邓芝奉陛下旨意回使东吴,加强两国同盟。
如今一切进展顺利,吴主因要事,托臣归蜀来见陛下,顺道带来一封吴主孙权亲笔信。”
说着,将一封密函自怀中取出,双手呈上。
张嫣趁着陛下接信、展信的空档,调皮道:
“阿斗哥哥以为伯苗将军从何处进的宫?又为何比您快一步到了金银殿?”
说着还不忘指一指背后的北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