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俊哪里知道老爹的这般心思?
封建礼法之下,宗族血缘最大,大伯病危,那是一定要有人回去探视的。何况父亲书信上明言,若是赶得及那便是探视,若是赶不及,便是奔丧了……
这可是头等大事,容不得房俊诸般推脱。
难不成还让父亲亲自跑这一趟?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坐上飞机“嗖”的一下就到了,便是高铁也用不了几个小时。长安距离齐州万水千山,不下于一千里地,而且黄河冰封,需得骑马坐车,还不得要了父亲半条命?
即便是房俊年轻力壮,一路东下,打一个来回也得大半个月,将近年关才能返回。
当下只好将诸般杂事一一嘱托与房全、房四海、卢成等人,拜托岑文叔、李思文等人关照,收拾细软行礼,带了几名仆役家丁,立即出发。
临行之时,武媚娘红着眼圈,千叮咛万嘱咐,路上要切切小心,万不可因急于赶路而错过住宿之地,而且雪大路滑,当心马失前蹄,若是不能在年前赶回,也不必在意,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小丫鬟俏儿也很是担忧。
虽然自从武媚娘进府之后,她的地位便明显下降,许多近亲的服侍都被武媚娘接手,但小丫鬟对于房俊的亲近却不曾减弱分毫。
房俊心中温暖,远行在即,却有人为自己牵肠挂肚担忧不已,总算是没白活一回!闻言安慰了两女,便带着仆役打马上路,趁着天晴多赶些路,争取早去早回。
武媚娘痴痴的站在农庄门口,耳畔的马蹄声渐渐远去,只余下糢糊的北影……
怅然若失。
此次东下,房俊并未走冰封的渭水河道,而是经由广通渠河面,过潼关,沿着黄河边的驿道一路疾驰而下。
没有身临大唐的人,绝对想象不出这个时代的驿道是如何的发达。
这一时期,从中央发至各地和由各地送达中央的往来官方文书特别多。
据史载,每年仅各州送达中央的统计材料就有五十万张。而据推算,在驿道交通发达的大唐王朝,中央的政令一经发出,两个月内便可推行全国。唐代驿道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
出现了“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繁盛景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绝不是说着玩的。
唐玄宗时,杨贵妃爱吃鲜荔枝,为博取美人一笑,唐玄宗每年都要派专人从产地四川涪州运送荔枝至长安。从涪州到长安不啻数千里之遥,经驿道快马的长途传送,据《新唐书》记载:“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此事一直为后世所诟病,当做唐玄宗豪奢淫逸的反面典型,但是,经千里之遥运抵长安,荔枝却未变味,由此可见盛唐驿道交通之发达。
而唐朝的驿道承袭自前隋,在李二陛下时期从原本的基础上继续扩建,形成以长安为中心,从长安到西域的西北驿道、从长安到西南的驿道、从长安至岭南的驿道、从长安至江浙福建的驿道、从长安到北方草原地区的驿道、尚有两条各自长安至山东、东北地区和荆州、夔州、忠州等西南地区的驿道,总计七条放射状的驿道,辐射全国。
驿道之上行人众多,车压马碾,冰雪消化得更快,路况居然不错。
房俊带着仆役,一行十人俱是双马,一路行来换马不换人,傍晚时分已行至永宁县临泉驿。
唐代最大的驿称为都亭驿,是国都所在的驿站,每驿配驿丁25人。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丁20人,二等驿配驿丁15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丁2至3人。
帝王对于驿道之重视、驿道事业之繁盛,从这些数字便可见一斑。
洛阳被称为东都,地位仅次于长安,临泉驿的规模自是不小。
一排房舍建于路旁山林之内,门阔五间,庭院森森。
门前积雪打扫得甚是干净,露出平整的青石板。早有驿卒老远的见到一队骑士疾驰而来,便候在路边,待得房俊等人一到,便迎上前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