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123 本官竟然被两个刁民碰瓷了(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23 本官竟然被两个刁民碰瓷了(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是我拿去当铺,准备换救命钱的啊。我大哥得了肺痨,等着救命啊。”

  ……

  角落里,合伙人汉子捂着脸,差点笑出来。

  没瞧出来,

  介破落旗人,还挺会演戏。

  那凄惨模样,挺唬人。

  黄文运掀开马车帘子,看着在地上艰难爬行的“受害人”。

  皱了一下眉头,左右打量了一下。

  胡同里没人,

  是直接走人,还是私了,还是公了?

  他倒不是怕事,只是不想麻烦。

  一位同年,就在刑部当差呢。

  自己一个眼神,就能把这货送进去,拴马桶旁。

  “老爷,怎么办?”

  “赔他几两银子,咱们时间宝贵。”

  然而,

  他低估了多隆的胃口。

  他已经捧着碎瓷片,哭的好伤心。

  拒绝了管家的2两碎银,

  拿着一块瓷瓶的底座:

  “你瞧瞧,真品。”

  “我是旗人,家里规矩大,不敢说假话。”

  管家哪儿懂,于是捧着拿给了黄文运。

  黄文运自然是懂一些的,

  一瞧这瓶底,就感觉像是真品。

  ……

  于是,

  他放弃了利用权势,降维解决私事的打算。

  旗人,真品古董,

  这俩因素结合在一起,很麻烦。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快走,别搭理他。”

  然而,

  马车还没转头,多隆的合伙人冲出来了。

  “少爷,你怎么了?”

  “府里的人,马上就到,你撑住啊。”

  黄文运的额头,一下子出汗了。

  糟糕,好像惹下大麻烦了。

  他的脑袋开始飞速旋转,天子脚下,刚得圣心,可不能节外生枝。

  万一,

  某个江南出身的大佬,对自己不爽。

  指使衙门,把这桩案子,往大里打,往久里拖,那可麻烦了。

  官场中人,

  最懂什么叫以小博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快,把我老乡会首叫来。”

  江西会馆,离得很近。

  会首迈着小碎步,一会就赶到了。

  稍微问了一下事情经过,

  就过去交涉。

  四九城的事,咱门清。

  ……

  他蹲下,

  瞅了一会碎瓷片,还有两人的模样、衣着。

  碰瓷嘛,这套路,骗外地人还行。

  笑了,刚要开口。

  多隆闪电一般的睁开眼睛,低声说道:

  “100两。”

  会首一愣,然而这也没看到实物啊。

  不太好做决定啊。

  多隆的合伙人,闪电般掏出一块碎银子,塞到他袖子里。

  “这是定金,事后少不了你的。”

  “他就住骡马胡同,旗人,办事讲究。”

  于是,

  一瞬间,

  在老乡和银子之间,选择了银子。

  在泪汪汪和打一枪之间,选择了打一枪。

  他爬上马车,放下帘子。

  “黄大人,事情棘手了。”

  “老乡,你怎么看?”

  “瓷瓶是真的,值老鼻子钱。人也是真的,旗人,伤的不轻。”

  “他要多少钱?”

  “5000两。”

  “竟然敲诈本官?怕不是活腻了,本官一个眼色,送他到刑部大狱。”

  “黄大人息怒,他是旗人。”

  黄文运一下子泄气了,

  涉及到旗人,顺天府大概率不管。

  而是踢皮球,让所在旗的都统衙门去审。

  ……

  会首又低声分析道:

  “一旦案子落到了都统衙门,旗人坐堂官就会帮亲不帮理。”

  “旗务和民务,是两轨。”

  “您奈何不了他们,当然他们也奈何不了您,这案子就拖着耗着。对您不利!”

  黄文运的脑瓜子开始了飞速的盘算,

  吐出一句话:

  “2000两,私了。”

  “管家,你陪着会首一起去。告诉那个小王八蛋,见好就收吧。”

  ……

  一顿讨价还价,

  两方达成了共识,2000两,这事就算抹掉了。

  大宋的瓶子,和少爷的医药费,都包含在内了。

  多隆被合伙人扶着,一瘸一拐的走了。

  临走时,还没忘了拿走包袱。

  瓷片是假的,可瓶子底座却是真的。

  从琉璃厂花5两,买的。

  古董这行,鉴定瓷器首先看足(底座)。

  所以说,做哪一行都要专业。

  若是足也是假的,黄文运定然要翻脸,扭送到官府去。

  “多爷,您介演技绝了,嘿。”

  “咱旗人,天生就有演戏的天赋。”

  合伙人是津门混混,听不懂这话里的含义。

  正宗的百京人都懂!

  生活在皇城根,天天耳濡目染。

  帝王将相,一上朝就算是扮上了。

  嘴里说的都是戏文。

  一个个忠臣良将,各居其位。

  再加上,戏园子文化,没事唱两句,不怯场。

  这就好比,

  山东人天生就热衷考科举,走仕途。

  广东人爱做生意。

  都浸透在骨髓里了,不用学。

  ……

  没一会,

  江西会馆的会首,匆匆赶来了。

  “100两,少了点。”

  “你们也忒黑了吧,就一个破瓷器,要了2000两。”

  合伙人立马不愿意了:

  “爷们,你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您不也是帮凶吗?”

  “那位可是您老乡啊?”

  会首语塞,沉默,

  攥着100两面值的银票,不愿离开。

  哪儿还有一丝,30年前赣州小神童的风采。

  多隆瞧了一眼,会首两鬓的白发。

  知道这是个中年京漂,多半还是个读书人。

  又推过去10两银锭。

  “得闲了,前门大街裕泰茶馆,一起喝茶,以后都是朋友。”

  会首收了,笑了一下。

  “谢谢。”

  看着会首离开时佝偻的背影,在寒风中飘忽的衣角。

  多隆不知道怎么地,

  心里有一点发酸,也许20年后,自己混的还不如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