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137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术(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37 豆腐西施,掌握核心技术(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为父也明白,可是这不经粤海关监督大人同意,就私自拿十三行抄家,是不是太疯狂了?”

  十三行,

  可谓是大清最豪富的商人,甚至超过盐商。

  这些人的背后,都站着或多或少几个大佬。

  赚到的银子,也不是都归自己。

  而是要拿出很大一部分,分润孝敬给军机大臣,王公贵胄。

  “父亲,您觉得是洋人好拿捏,还是十三行好拿捏?”

  “这还用问,当然是十三行。”

  “干掉其中一家,会有什么后果?”

  “粤海关震怒,京城的王爷、军机,也会记恨。”

  “可咱们是内务府的奴才啊,不是科道官儿。”

  福成爹一震,

  随即点点头,感慨道:

  “是啊,除了皇上,谁还能动内务府。”

  “更何况,户部尚书和大人还兼着内务府大臣。”

  ……

  福成父子俩,

  真的动心了,准备搏一搏。

  拿几万两砸和珅,再杀一头十三行肥猪,去孝敬乾隆。

  快过年了,杀头猪庆贺一下,丰富餐桌,很合理。

  不过,

  到底杀哪一头猪,是以乱拱白菜的罪名,还是长膘太慢的罪名,还得好好斟酌一下。

  潮州府分关,武力有限。

  恐怕还要借一把快刀,防止杀猪的时候,猪奋力抵抗。

  李郁的信中,什么都考虑到了。

  可以借用赖二的护卫,穿上税吏的衣服。

  这些人可都是好手,最擅长突袭作战。

  幸亏福成父子是内务府出来的,法律意识淡薄,

  若是换个科举出身的仕途官,怕是要大骂这种混账建议。

  3000里外,

  李郁站在胥江码头,和杜仁,范京说道:

  “我的老朋友们,只要做了孤臣,路就窄了。他们的路窄了,我们的路就宽了。”

  “慢慢的,他们就会意识到,只有我是真的对他们好。”

  “老爷英明。”

  ……

  “太湖厅段迎武的罪名,罗织的怎么样了?”

  “目前证据还比较单薄,仅有金山董姓商人的口供。证据链不够完美。”

  李郁转头,看着范京:

  “他就没有软肋?”

  “据我目前打探,此人不贪,不党,是个罕见的清官。”

  “家庭出身呢?”

  “贫寒出身,老母种菜,老妻织布。日常伙食,不过是青菜豆腐。”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

  杜仁也及时的作证:

  “我在布政使司衙门,也听朱大人说过,感慨此人是个真正的君子。”

  李郁倒吸一口凉气:

  “好一朵白莲花。”

  又追问道:

  “他对我们的态度,几分敌视?”

  范京皱了下眉头,说道:

  “此人不收分红,拒绝炭敬。曾公开谏言朱大人,要求取消东山团练。哦对了,他目前在南段运河,负责疏浚工程监督。”

  李郁冷笑道:

  “派人去太湖厅,申请将团练营区两侧的山地,纳入本练总麾下。”

  “告诉南段运河的苦力,罢/工吧。”

  范京一凛,兴奋的问道:

  “以什么理由?”

  “段同知道德败坏,苦力们不忿。”

  ……

  杜仁,范京的眼珠子瞪的老大,

  瞅着李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照办吧。”

  范京领命匆匆离去,准备给这位段同知尝尝手段。

  要说起来,

  如今李郁不比从前了,放在半年前,怕是要上暴力手段。

  可现如今,形势不同了。

  官场争斗,

  切忌使用刺杀手段。

  掀桌子,破坏规则的人,会遭到所有人的忌惮。

  而李郁,还没到效仿“黄巢”的地步。

  他还在积蓄力量,在忍耐,在发展。

  水泥供应链,长兴县煤矿和铁矿的联营,还没有实现。

  这两项,

  对于造反至关重要。

  他在骨干分子会议上,告诉所有人:

  “这两个项目一旦成功投产,才有了和清廷叫板的实力。”

  “否则,以江南之地形一马平川,清军人力之源源不绝,李家军注定会被湮灭。”

  为了这两项计划顺利推行,

  水军统领刘武,情报负责人刘千,俩人都常驻长兴了。

  一个蹲在矿区,一个在县城长袖善舞。

  矿区不远处的湖畔,芦苇荡中,

  还隐藏着一艘庞然大物,太湖幽灵号。

  必要时刻,

  不惜以武力代价,干掉一切挡路敌人。

  ……

  大运河,横塘镇往南,到石湖这一段。

  有400名苦力,每日疏浚。

  此处,距离太湖厅最近。

  所以,段迎武作为太湖厅的主官,被任命为此段的监督。

  黄知府为了折子漂亮,

  更有说服力,把下属们都安排了监督的工作。

  当然了,

  大部分人只是挂个名字,根本不来工地。

  因为,有维格堂的人盯着呢。

  大冬天的,窝在宅子里烤火,红袖伴读不香吗?

  段同知是个异类,

  他身穿官袍,每天都赶到工地上,

  过问工程进展,关心苦力的安危。

  疏浚河道,是个重体力活,有一定的危险。

  大运河不是寻常河叉,

  没法两头堵,放干水后挖掘淤泥。

  只能是在船上,放下拖泥板。

  岸边两侧,各站100名苦力拉纤。

  淤泥松动后,

  一部分就随着水流,冲入大湖。

  这种行为效率很低。

  亦有一些人,用结实的大箩筐,压着石块沉入河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