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152 朕拿着千里镜,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敌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52 朕拿着千里镜,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敌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于是一项高利润行业,很快就成了“赔本”的生意。

  所有人都很遗憾,唯独李郁很想得开。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这种事见得还少嘛。

  我大清,自有国情。

  ……

  一旦滞销,就再也卖不出去了,许多书只能内部消化。奖励给李家军内部训练优秀的兵,

  这种奖励,非常得人心。

  谁拥有了一本精装套图版《刑部大狱:孝庄车轮大战洪承畴》,谁就是本队最靓的仔。

  许多人都会腆着大脸:

  “哥,我帮你打饭。”

  “哥,我帮你晒褥子。”

  “哥,我帮你清理枪膛火药残渣。”

  “哥,以后我给你挡子弹。”

  于是,最有诚意的那位,获得了本书的半天借阅权。

  顺带着笑笑生这个笔名,也成为了李家军心中的明星。

  光头贾笑真,走到哪里都有人和他敬礼致敬。

  顺便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自己来个攒劲的角色?

  以至于,李郁都开始嫉妒他了。

  这种潇洒人生,原本是自己想要的。

  ……

  官府终于开始重视了,

  黄文运,朱珪,都有所耳闻,直到偶然看到了内容,立马吓的去禀告福康安。

  “混账,你们这是失职。逆匪如此大胆,公开诽谤大清列祖列宗,还有王公大臣。查,狠狠地查。”

  福康安的案前,堆了小20本。

  光看书名,就能让他血压飙升200.

  再看内容,又下降200.

  其中有一本《紫禁城:奴家和两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男主角竟然是乾隆,和自己,居然喜欢上了同一个民间女子。

  福尔康(自己)抢不过皇帝,竟然效仿霸王。

  后又被这个女子背刺,于是被皇帝发配前线打仗,想让他合理“战死”。

  这本书是李郁手痒编的,他觉得是狗血,福康安却觉得惊悚。

  自己和皇帝抢女人?

  光想想都觉得是“欺君”,太叛逆了。

  “都给我查,查到了就杀,江南风气简直是癫狂,悖逆。”

  “本官要狠狠的杀一杀这等狂悖风气,还要请皇上旨意。”

  ……

  朱珪沉默,黄文运也沉默,

  对于这种正治正确的话题,除了支持,只能支持。谁要说半个不字,就得被整死。

  差役们到处张贴告示,悬赏捉拿笑笑生。提供线索者,赏银500两。

  这个赏格,太高了。

  可惜,没人知道笑笑生是谁。

  据文人考据,此人应该姓王。而且,很可能是王世贞的后裔。

  文风,笔名,都挺像一路人的。

  于是,姓王的,家里有点钱,祖上似乎阔过的,纷纷倒霉了。

  从扬州到苏州,大狱里住的一半都姓王。

  如果福康安听说过“实/名制”,他一定会拍着桌子大喊:

  “此乃老成谋国,震慑宵小之妙计。当推广全大清,杜绝此类阴暗文人。”

  江南“逆书”案,和荆州“谣崩”案,在紫禁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军机处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白莲囚犯,几句胡言乱语,居然就引发了全城的混乱,死伤超过2000人,财物损失就不提了。

  其中绝大部分是踩踏,落水死亡,少数是被官兵杀死。

  荆州都统神经紧绷了5天,才断定是被人忽悠了。

  探马出城100里,压根没有白莲的影子。

  ……

  首席军机大臣章佳氏阿桂,倒是能够理解这种“荒唐”,和营啸本质上是一回事。

  看来,荆州的旗汉关系很紧张。

  乾隆则是一脸阴沉:

  “诸位爱卿,都议议吧。”

  “臣建议严肃查处逆书案,凡是涉案之人,当诛三族。”于敏中抢先表态。

  “奴才附议。”阿桂立马跟上。

  “臣等也附议。”

  这种涉及皇家体面的事,没啥分歧,杀之。

  然而,荆州之事就比较微妙了。

  “奴才建议不宜公开,否则有损朝廷颜面。”和珅很懂乾隆的心思。

  果然,乾隆立即就认可了这个思路。

  “朕觉得荆州的事,当平淡处置。否则传出去,定然会有人效仿,使得天下不得安宁。”

  若是刘千在场肯定会很诧异,你怎么会猜到我的心思?

  自从荆州之行后,刘千每天辗转反侧,

  瞬间崩坏的局面,让他印象深刻。

  如果能够复制的话,岂不是情报组织平添一份杀手锏。

  关键时刻,在敌方城池来这么一出,搅的天翻地覆。

  城池的防御力,起码下降4成。

  若是再辅以小股兵马虚张声势,搞不好,就能立下盖世大功。

  这个疯狂的想法一诞生,他就无法从脑海中清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