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265 乾隆:朕也狠狠的装了一回!理解谢安,成为谢安(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65 乾隆:朕也狠狠的装了一回!理解谢安,成为谢安(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根据情报,清军的攻击路线大致是2条。一条是沿着长江南岸,自西向东进攻池州府。另一条是从江西进攻徽州府歙县。”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季很快就要到来。正是厮杀的好季节。”

  “这一仗,你们有可能会面临十倍以上的绿营兵。当发扬远程火器优势!”

  “遵命。”

  ……

  李郁突然说道:

  “这一仗也算是对你们俩人指挥能力的一种考验。谁打的更漂亮,本王就让谁独掌一军。”

  郑、苗二人皆面露喜色,单膝下跪谢恩。

  离开后,被一名王府属官喊住了。

  “王爷有令,给第2军团临时配发一批物资。你们速速派500空手士兵来搬运。”

  大抬枪、火炮、铁锹、刺刀、还有一种圆滚滚的铁疙瘩,南瓜大小。

  “这是何物?”

  “震天雷,点燃引信然后推下去,能杀伤攻城的敌人。新武器,让你们试试威力。”

  苗有林蹲着观察了一会,心有余悸:

  “这玩意只能居高临下使用,而且旁边还得没人。要不然,一不小心就炸了自己。”

  “不过这壳子倒是蛮有意思,横着竖着遍布凹槽,像龟壳。”

  作为一个前绿营武官,他见过太多稀奇古怪的武器。

  总结下来,越稀奇古怪的武器越靠不住,越简单的越靠得住。比如说大刀片,永远是最可靠的武器,没有之一。

  所以,第2军团在浙北时在铁匠铺子定制了一批刀,作为后备武器。

  上了战场,苗有林更相信自己!

  在这一点上他不准备和任何人妥协,哪怕是王爷。

  ……

  李郁也召见了一趟刘武。

  并且告诉他:

  “清廷在安庆和九江同时造船。韦子龙的江心洲分舰队侦查并且试探性进攻了数次,两处防御严密,光凭水师啃不下,即使侥幸突入烧毁造船厂,怕也是伤亡惨重。”

  “王爷的意思是?”

  “暂且封锁,等待时机。情报署在渗透安庆府,待局势明朗后,水陆并进拿下安庆。”

  “遵命。”

  刘武临走前,交上了一份很详细的水师兵力部署图。

  主力驻地在崇明岛新河镇,有2200料红单船改进型战舰3艘,1200料缩小版红单船15艘,800料嵇康级轻型炮舰18艘。

  在金山卫驻扎一支分舰队,2200料战舰2艘,1200料战舰4艘。

  在江宁西侧的江心洲驻扎分舰队一支,拥有1200料战舰4艘,嵇康级轻型炮舰6艘。

  另在江阴(大运河入江处)驻扎有嵇康级4艘,杂船10艘。

  太湖西山岛驻扎有嵇康级3艘,杂船45艘。

  杭州畔的运河驻扎有嵇康级3艘,杂船12艘。

  战船所用木材主要是榉木,另有少数用的楠木、榆木。主要是起兵之前的囤积,还有搜罗治下区域的官仓、木材商。

  【注:三种战舰的载炮数量分别为36门,24门,16门。或因口径大小,略有浮动。】

  【料:众说纷纭,有说是排水量,有说所用木料数量,有说容积。历史的迷雾很难看清了。作者猜测1料=0.4吨排水量,一家之言,勿喷。】

  ……

  水师总兵力共计8000余人,以渔民、漕帮人员为主。还有一部分来自步兵,上船后逐步培养。

  应吴王府所托,一些商人在闽浙粤沿海招募人手,每招募一个沿海渔民到崇明给15两。

  李郁花钱很野,幸而暂时是不差钱的。

  秋收就在眼前,预计粮食收成不错。

  ……

  紫禁城。

  一骑驿马高举令旗,沿途大喊:大捷!

  见是报捷信使,侍卫们不敢阻拦,立刻打开门,跟着后面喊大捷。

  乾隆听到了隐约的声音,问道:

  “外面是什么声音。”

  小太监还没来得及出去查看,殿门就被推开。

  和珅很没有风度的,踉跄冲了进来,未曾开口先流泪:

  “主子,大捷!官军于安徽大别山区全歼白莲教匪残部,斩杀逆匪首领洪大昌。”

  乾隆深吸了一口气,把激动的手藏在宽袖内,笑道:

  “奴才们破贼矣。”

  和珅丝毫不顾形象,用袖子擦眼泪,又哭又笑。这一幕落在乾隆眼里,倒产生了几分感动。

  “这点小事就让你激动成这样?眼泪就这么不值钱?”

  “皇上,奴才斗胆。临时取消宵禁,普天同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