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448 怀柔和暴力拿捏的恰到好处~(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448 怀柔和暴力拿捏的恰到好处~(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四邑联军和粤西客勇已经开始厮杀了。

  双方不约而同的采取了添油战术。

  “陛下请看。”

  地图上,

  两处小支流最终汇入西江。

  械斗双方就在这两条支流之间屯兵,交战。

  ……

  “双方所用武器?”

  “四邑联军拥有不少火器,每战必是火枪开道。客勇火器主要靠刀盾,先扛一波损失然后玩肉搏。”

  “有一方取得突破性进展?”

  “斥候说是拉锯战。其实之前双方都赢过几次,但后来又被推回来了。”

  “情报准确吗?”

  “后方都是村寨,斥候们以过路商人的身份直接从百姓口中打听到的。”

  ……

  李郁刚想反问,陌生人进村没点警惕?

  突然意识到自己高估这帮农夫了。

  如果团练大臣文元德能高度组织10万大军,如臂所指,那光一个广东吴军起码打3年。

  而且,

  斥候们只要不说白话,不说客家话。

  进村给点碎银子混点吃喝,顺便打听点消息不难。

  李郁陷入了沉思。

  他有些不能理解,怎么能打的这么均衡?不符合军事常识啊?

  一般来说,

  抓住一次胜利,就可追击扩大成果。

  除非对方有埋伏阻击,否则肯定能一口气推进几十里、几百里都有可能。

  ……

  鹤山县,

  水口村——大岭头一线。

  四邑联军营地密密麻麻,连绵几十里。

  拥有制式武器的2万余人顶在最前面。

  后面错落分布的各村寨,不分男女老幼至少有10万人,主要是凑人数。

  每个村口,都挖了陷坑。

  每个村子,也组织了乡勇。

  当然,

  他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给前面的人提供粮食、淡水以及安置伤兵。

  ……

  隔水、长岗、青溪、梅子岗一线,是粤西客勇的营地。

  布置方式和敌人一样。

  前面是壮丁。

  后面是乌泱泱的妇孺老弱,边生产边支前,还挖了很多壕沟。

  如果从空中俯瞰的话,

  不像是两支军队,更像是农民起义军在打农民起义军。

  双方每隔两三天就打一轮。

  少的时候,几百上千人的局部厮杀。

  大的时候,数万人进入战场摇旗呐喊。当然,直接厮杀的还是那万把人。

  广东团练大臣文元德和一众宗族团总、书生军官同桌吃饭,顺便总结近日的作战经验。

  帐内,

  还有20多个前绿营军官,最低的是千总,最高的是位游击将军。

  但是,

  在军中这些前绿营军官的地位不高,就好似“80万禁军枪棒教头”的存在。

  ……

  文元德是新行伍,老文官。

  他可太懂什么叫鸠占鹊巢了~

  把这帮丘八压的死死,除了传授经验、操练士卒,绝对不给他们指挥权。

  军权,必须抓牢。

  一方面以老乡情谊搞团结,笼络宗族。

  另外一方面以儒学忠君、出将入相笼络那些书生军官。

  他很庆幸这里是广东。

  再怎么分歧,无非就是广府、客家、潮汕、雷琼。

  广府内部心很齐。

  ……

  假如换成江苏,简直不敢想这团练会搞成什么样子。

  那帮江苏人恨不得把“非我老乡,其心必异”裱成牌匾,挂在城门口。

  隔着一条小河,就敢说河对岸是外地。

  隔着一条大江,就敢说江那边是外国。

  文元德估计,

  光是团练叫什么名字,江苏人就要激烈博弈好几局,少不得以出钱多少决定冠名权~

  而且,

  这样一支内耗拉满的队伍拉上战场。

  开战后,隔壁府的炮弹很有可能落在自己头上,然后隔壁县的人在幸灾乐祸。

  ……

  1名精悍汉子,匆匆跑进大帐,

  单膝下跪。

  “报文大人,客匪再次开战。”

  “何地?何等规模?”

  “大岭头,战兵4000人。”

  ……

  大岭头,

  是四邑团练防线的突出部。

  “哼,客匪胃口不小。和他们打!”

  文元德抓起佩剑离帐,嘀咕着:

  “打不了吴军,还打不了你们这群客仔?”

  一众骨干立马跟上,或骑马或骑骡去前线督战。

  南方缺马,

  一个比一个缺。

  吴军还能勉强凑起一支骑兵建制,四邑团练只能骑骡、骑驴。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