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斯当东因破冰之功,被乔治三世册封为诺丁汉子爵。

  他在下议院发表重要演讲,希望唐宁街拿出最大的诚意支援正在崛起的吴国。

  对,

  就是支援。

  支援盟友将顽固丑陋的鞑靼贵族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让开明的吴皇成为东方主宰,从而进一步开放国门。

  他疾呼:

  伦敦不能失去苏州,

  就好比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p股决定脑袋,爵位也决定脑袋。

  子爵先生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竭力吹嘘东方文明。

  他的新府邸是中式建筑,装修是中式风格,晚餐是中餐,书架上摆满了孔孟老庄,书房里挂着“上善若水”。

  ……

  18世纪末,

  欧洲还没人相信派去几艘战舰,架设几门大炮就能征服几亿人口。

  这样想的人会被送进疯人院接受鞭打~

  随着茶叶供应量的剧增,

  数量庞大的伦敦中产阶层,喝着价格相对便宜的桑叶味红茶,优雅的交换各自对国际商业的看法。

  总之,

  大部分人都认为,唐宁街应该对这样的开明君王释放最大的善意。

  欧洲和东方的贸易逆差,已持续了500年。

  逆差越来越大,越发令人不安。

  好不容易出现了扭转逆差的曙光,肯定不能错过。

  ……

  而伦敦的工厂主们为了打开东方这个庞大的市场,

  不惜花费重金收买主流报纸,雇文化名人执笔,硬生生营造出了一个“黄金贸易30年”的概念。

  谁能和东方达成最牢固的联盟,谁就能称霸欧洲。

  如果伦敦错过了,巴黎就会接过。

  一份三流小报刊登了未经证实的劲爆新闻:

  锁匠国王的那位王后准,备派出家族最有姿色的3位年长表姐以及他们的丈夫,出使东方。

  虽然听着一点都不靠谱。

  但是很符合傲慢的伦敦绅士对于巴黎名利场的想象。

  很多时候,

  真相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更重要。

  ……

  18世纪,

  家庭收入在50磅以上的撒克逊中产阶层日益扩大,普通民众的识字比例已经超过6成。

  报纸的销售量几乎每隔5年就翻一番。

  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晋子爵斯当东和伦敦的工厂主们一拍即合,组成了牢不可破的新联盟。

  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游说唐宁街,促成两国的进一步合作。

  而他们的背后,

  还有东印度公司的影子,以及许多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

  ……

  不久,

  在唐宁街的一次秘密会谈中,斯当东语出惊人。

  他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构想——建议皇家海军协助吴国取得巴达维亚殖民地。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

  斯当东解释:

  东方君主的带陆思想严重。

  需要让吴皇尝到海外殖民地的血腥甜味,才能抑制吴廷内部保守贵族反对声音(实际上,是剽窃了使团成员洪任辉的观点)。

  否则,

  一旦国门再次关闭~

  ……

  不巧的是,

  此时唐宁街的主人是诺斯勋爵,他是托利党人。

  托利党——维护国王、大贵族利益。

  辉格党——拥护新兴资产阶级,亲近中产阶层

  辉格,不满托利久矣~

  首相本人是个典型的贵族,

  资历完美,能力平庸,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崇尚无为而治。

  他畏惧挑战,不擅长处理一切突发问题,比如正在发生的大西洋彼岸的花旗独立战争。

  ……

  除此之外,

  诺斯勋爵,对于运气很好的斯当东有一点小小的嫉妒。

  最终,

  唐宁街决定授权东印度公司在武器、商业、航运等领域,给予吴国适当的支援,但不许卷入清吴战争~

  同时,

  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驻全权使节。

  尽快在关税等领域达成协议,并落到纸面。

  斯当东很失望,扭头就加入了辉格党~

  ……

  言归正传,

  位于襄阳城南,清吴双方争夺制高点的炮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虎头山,

  随着炮手拉动绳索,燧石机迸出的火花,顺着小孔钻入炮膛。

  几乎在同时,

  炮口喷出一团火焰,

  4军团的士兵们瞪大了眼睛,望着那颗给予厚望的炮弹。

  正如良顺所言,

  距离太远,够不着!

  众目睽睽之下,

  炮弹动力用尽,坠落砚山脚下,炮弹的落点周围腾起一圈烟尘。

  围观清军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良顺也激动的一甩大辫子,举着佩刀高呼:

  “砚山在,襄阳永不陷落!”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