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清话事人> 077 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77 没有人比我更懂商战(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见到砍柴的就拦下,告知他不可入城。

  一旁的衙役,也会凑过来。

  不怀好意的告诉运柴禾的人:

  “城中在抓乱匪,烧炭帮!”

  “官爷,我们是砍柴的,不是烧炭的。”

  “柴禾烧一烧,不就是木炭?”

  威胁非常好使。

  大部分人一听这混账逻辑,就默默的推着小车返回了。

  因为在大清,这事还真不稀奇。

  这个“烧炭帮”的说辞,是杜仁瞎编的。

  他经常和官府打交道,深得其中精髓。

  一旦有什么贼人,官府就会牵连一大片。

  抓人的理由,往往千奇百怪。

  什么老乡,同姓,这种理由都算还好的。

  甚至有因为贼人穿了草鞋,你也穿了草鞋,所以很可能是同类。

  ……

  大清的百姓,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一句话,麻烦不找你,你不要自找麻烦。

  这几天,就别进城了。

  省的被当成什么“烧炭帮”,被扔进大牢一顿毒打。

  极少数几个愣头青,非要讲理。

  被好汉们拖到一边,慢慢讲理了。

  个人零售的柴禾渠道,都被掐断了。

  城中,售卖柴禾的店铺,正在陆续遇上麻烦。

  清晨,衙役突然赶到。

  将卧龙街小巷子里的一家柴禾店查抄了。

  现场扛走贴有白莲逆匪标语的铺板一张,如获至宝。

  既然和白莲逆匪有瓜葛,这事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恰好,这户人家还挺有钱。

  在查清之前,铺子先封了。

  刚运来的一船柴禾,就这样堆着吧。

  考虑到这个人有个远房亲戚,在松江府做押司。

  元和县衙的人,对于他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客气”。

  很简单,我们不让你屈打成招。

  万一,遇上懂行的过问,比较麻烦。

  我们让你自证清白,证明自己和白莲逆匪没有关系。

  一定要拿出铁一般的证据,证明清白。

  什么发誓,赌咒,这些都没用的。

  在没有自证清白之前,就待在牢里好好反思吧。

  反思深刻了,

  自然明白这铁证,其实不一定是铁元素构成的。

  很可能是银离子构成的。

  ……

  当天中午,又有一家柴禾店的掌柜,遭遇了百口莫辩的尴尬。

  一对流民模样的母子,扑通跪在了店门口。

  “俺是黄河边的夏雨竹啊,儿子,快叫爹。”

  “爹,我饿。”

  一个挂着鼻涕的孩子,哇哇的哭着,抱住掌柜的腿。

  “爹,我饿。爹,我饿。爹,我饿。”

  好似复读机一样,声音尖锐又高亢。

  掌柜的头皮发麻,从好言解释,到破口大骂。

  然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上门认亲,自爆家丑的事,太踏马刺激了。这种乐子,可不是经常能遇到的。

  围观的人里外三层,生意没法做了。

  半个时辰,掌柜的老婆来了。

  一见面,就破口大骂。

  把掌柜的老底都翻了出来。

  于是,变成了三方的矛盾。

  把一条街,搞的乌烟瘴气,交通堵塞。

  那女人看似憨厚,脏兮兮,可却是异常的口才犀利。

  一通哭诉,把故事描绘的跌宕起伏。

  从掌柜的年轻时候,渡黄河偶遇她。

  到怎么一见钟情,怎么私定一生,包括那些细节,那些承诺。

  围观群众听的是频频点头,慷慨解囊。

  这比茶馆里说书的都精彩。

  暴跳如雷的掌柜老婆,怒吼着要打狐狸精。

  又被无聊的吃瓜群众拦住,一顿劝说。

  无非是,人家来都来了,咋也得展示一下大妇风度。

  不能让外地人,小瞧了咱苏州宁的格局。

  总之,都是些看似在理,实则一肚子坏水的话。

  ……

  最后,巡查的衙役以恶意堵塞交通为名。

  把人全抓走了。

  铺子,自然也要关张。

  至于说何时能释放,那得等李大官人开口。

  一通组合拳下来,打的苏州城柴禾商人是晕头转向。

  这个时候,有一个好心人出现了。

  他和柴禾商会的众多商人说,大家还是不要硬碰硬,李大官人有人,有银子。

  咱们拿什么和人家斗?

  惹毛了人家,说不定夜里就给你放把火。

  苏州府商业发达,很多行业都有协会。

  这位好心人,就是商会中的一员。

  昨晚,刚被深夜拜访的维格堂大律师,杜仁成功说服,心服口服。

  于是,他这才上演了曲/线救协会的一幕。

  两天后,苏州府柴禾商会派出了代表,和李郁正式商谈。

  经过了半天的友好谈判,在持刀衙役的全程监督下。

  达成了合作意向。

  出清所有柴禾,然后改卖煤饼。

  以一个月为期限,如果生意好再续约。

  如果卖不出去,这事就到此为止。

  ……

  5天后,煤饼开始畅销。

  苏州府的衙役,开始到处抓随便砍树的人。

  再不出手,怕是偌大的苏州城,没有一棵树能活到元宵节。

  从西山煤矿运来的煤饼,一船船的沿着水路进入盘门。

  苏州的水系发达,省了很多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