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二八八章 我纵容的是你啊!曹公得人(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八八章 我纵容的是你啊!曹公得人(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要知道,采买到这些大小规格类似的陶罐可并不容易。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日常用陶的质量每况越下,数量日渐减少,主要流行的是随葬用陶和建筑用陶…尤其是瓦当。

  (ps:瓦当是指屋檐最前端的一整片瓦,是装饰美化檐头的建筑附件)

  所以,别看只是五千陶罐,却几乎是集整个荆州之力了…

  单单江夏能采买来的连个零头都不够。

  此刻的关麟正用手在触碰着这大小相似的瓦罐,感受着其中的触感。

  可越是触碰,不免有些失望。

  ——与后世的瓦罐比,太软了…不过,作为燃烧弹…啊不,是抛掷物,应该是足够了。

  诚如关麟所想,三国时期的瓦罐均为火度较低、质地松软的灰陶,与前代实用的硬陶有显著区别…

  当然,哪怕是灰陶…储藏些物件、粉末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等等…

  关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这些极难收集的齐齐整整的陶罐都出现了…

  可?那货呢?

  蒋干呢?

  关麟琢磨着。

  ——这蒋干不是带着一队民工上山去挖掘“火镰”了么?

  ——怎么这都快一个月了,啥消息也没有?

  ——人呢?这是出工不出力么?

  的确,关麟来到安陆城后,除了马不停蹄的准备迎战外,还办了一件事儿,准确的说是三件事儿。

  分别给原本的蒋干、王粲、阮瑀各自安排了一件事儿。

  王粲的事儿,是写一本“小书”!

  阮瑀的事儿,是编排一出“小戏”!

  蒋干,这个被后世课本“蒋干盗书”黑了几千年的人物,关麟寻思着,他本是安陆县县长,对此间算是比较熟悉,再加上古籍文献中记载的还是有些能耐的…

  故而…关麟特别对他委以重任。

  至于这重任嘛!

  安陆城,作为后世的“大孝感”,关麟可太熟悉了。

  除了知道这是“中华孝文化之乡”外,知道这里有“四大怪”外,关麟更知晓,孝感还是“膏都”、“盐海”、“磷山”…蕴藏着丰富的地质矿藏。

  当然,如今正处于战时的状态…

  膏和盐去提炼…俨然没有那个时间。

  同样的,膏和盐虽然重要,但是比起“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提及麟…

  关麟直接想到的就是后世战争中白磷弹,烧皮蚀骨,人称“地狱之火”,堪称战争中最恐怖、杀伤力最惊人的武器。

  当然…

  关麟要做出导弹难度太大,可利用白磷的燃点,辅之以油。

  只需要一把火…可以旦夕间将数万敌军焚烧殆尽!

  这可比制造火炮的难度要简单许多。

  这也是,关麟脑海中“燃烧弹”的雏形…

  比起秦弩的慢成型,这个“燃烧弹”只需要白磷的量充足,就足够实现。

  故而,关麟派蒋干去做的不是别的,就是寻找白磷…不对,这个时期白磷的名字是叫做——火石、火镰!

  要知道,火石、火镰在这个时代,可是极其珍贵的燃料。

  但凡火石、火镰储备充足,曹操也不会在草船借箭时,不放火矢。

  至于…有着“磷山”之称的安陆县,其中白磷具体的分布,关麟记得没有那么清楚,只有些印象,在后世…是在小悟乡四方山一代。

  巧了,这个时代…安陆城附近真的有座四方山。

  关麟索性就让蒋干去四方山寻找、挖掘这火石、火镰!

  可这都快一个月了,关麟倒是听说蒋干也没偷懒,带着这些人早上出去了,晚上就回来了,可…有个毛的火石。

  关麟已经觉得有些所托非人的味道了。

  张星彩好奇心强,此刻正饶有兴致的望着这些陶罐,“云旗弟?你整这么多陶罐作甚?这个能帮你烧了那鸡鸣山的粮草么?”

  “如果某人稍微可靠点儿,保不齐就真的烧了…”关麟无奈的张口。

  “某人?”张星彩好奇了,连忙追问,“谁呀?”

  关麟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吩咐一旁的士武,“士叔,如果今夜那蒋干还是一无所获的话,就得辛苦士叔去挖掘下那四方山!”

  “我别的没有,一身力气还是有的…”士武拍拍胸脯,“交给我,云旗公子放心就好!”

  看着士武一本正经的模样,关麟感受到的就俩字——靠谱!

  话音刚落…

  “报——”一名部曲快步闯入,连忙禀报道:“蒋干先生请太守赴东城门…说是,太守吩咐找的东西,他找到了,也运回来了!”

  “找到了?”关麟一怔…

  他的目光再度扫过面前的陶罐,如果说,现在这一枚枚陶罐就是温顺的鹌鹑,那有了白磷,这些陶罐,那就是凶猛的老虎啊,还得是带上翅膀的那种!

  这年头,真能用上燃烧弹,那就再送给曹操一场大火——

  心念于此…关麟的迫不及待已经是呼之欲出。

  “前面领路——”

  …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琴瑟和鸣,奏的曲目是《诗经》中“小雅”一篇中的“鹿鸣”。

  这首曲子奏出了颇有交州韵味的儒学味道,让人不由得想到,这位交州七郡督士燮还是位儒学的大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随着一手执节杖,一手执册书,气度潇洒的司马懿走上这广信城的衙署正堂,士變张口欢迎。

  司马懿躬身行礼,“臣魏国行军司马司马懿,奉魏公之命,致意安远将军、龙度亭侯!”

  士燮含笑:“建安十三年以前,魏公屡屡派使者前来交州,吾亦是向往魏公风姿久已,可建安十三年,一把赤壁大火,将魏公南下的志愿泯灭,再也打不通中原与交州之大道,吾空自牢想,甚为遗憾!”

  这说不上是嘲讽,却是点明了曹魏的伤疤,司马懿神情从容道:“魏公知将军心向汉室之诚,许都乃是汉室正统,故魏公遣臣特来奉上天子册封圣旨,天子加封将军为骠骑将军,领交州牧,封镇南侯,共讨叛逆,请将军预备香案接旨!”

  士燮一怔,未料到司马懿带着汉室天子的圣旨,正犹豫怎么回答,站在首位刘熙拱手,“在下刘熙,北海郡人,避祸于交州,在下斗胆问,这封圣旨,乃是天子所书?还是魏公所书?”

  司马懿含笑,“既是圣旨,自然是天子所书。”

  刘熙冷笑,“天下人皆道,魏公挟天子以令诸侯,交州虽距离中原数千里之遥,可如此说法却也是颇为盛行,难道…天子不是被魏公囚禁于许都?这封圣旨,吾主不接也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