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队长也从自己的挎包里摸出来几个玉米面大饼子甚至饼子里还夹着两条酱缸腌的咸黄瓜。
队长叔递给刘青山一套饼子咸菜然后自个先咬了一大口:“青山就这凑合一顿算了。”
“咱们不花合作社的公款俺掏腰包请你们还不行吗?”
刘青山虽然很欣赏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可是也不能太艰苦啊赚钱就是用来改善生活的嘛。
不得不说在消费理念上他还有点不大习惯或者说跟这个时代有点不大合拍。
“谁的钱也不能乱花。”
刘银凤和队长叔几乎是异口同声。
没法子刘青山只能蹲在路边啃饼子嚼咸菜渴了就拿绿色的军用水壶灌两口。
三五分钟就吃完了俩人抹抹嘴然后用自行车把刘银凤送到一中的宿舍。
学校的宿舍就是两排红砖房一边是男生的一边是女生的。
刘青山在这里住过三年再次见到熟悉的场景还真有点亲切。
帮着二姐把东西搬到寝室一间房就中间是个狭小的过道两旁全是床铺一边三张还是上下铺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满满当当能挤十二个人。
屋里已经来了五、六个女生正打扫卫生呢这时候的女生宿舍还是很干净的。
原因很简单这会儿农村的女孩子从小都在家里跟着大人做家务下地干活都是勤劳的女性。
随便扫了一眼床铺上也都非常简朴没有太过花哨的饰物被褥也大都洗得褪色。
这些学生都是在清贫中以后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和毅力希望能通过求学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对于当时农村户口的人来说考上大学毕业有个稳定工作吃上商品粮这是鱼跃龙门的唯一机会。
知识改变命运绝对不是一句口号!
“银凤回来啦哇你这是录音机吧!”
伴着一声惊呼那些女生都放下笤帚和抹布纷纷围住刘银凤。
“有没有邓丽君的歌?”
“听什么邓丽君有没有刘文正的?”
“我还是喜欢龙飘飘的歌……”
一片叽叽喳喳刘青山则直接被忽视差点都被挤到门外。
“别吵别吵这是听英语磁带的。”
刘银凤熟练地塞进去一盘磁带打开后录音机里就传出来流利的朗读声。
“哇发音好标准!”
“哈我听说来年的高考英语的分数就开始按照百分来计算还正发愁呢银凤姐你以后就是我亲姐我以后天天晚上就搂着录音机睡啦!”
“哦原来这里的声调应该这么读的要是早点听磁带去年的那道题我就不会错喽好可惜……”
又是好一阵吵闹刘青山又不由自主地往门口退了退:这个时代教学资源还真是落后啊一盘英语磁带就叫这些女生都疯狂啦。
但是可以指责这个时代教育的落后却不能贬低这个时代人们刻苦的精神。
正因如此刘青山对这些学子们心中充满了敬意:曾几何时他又何尝不是其中的一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