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55章洞中枯骨、何处觅长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5章洞中枯骨、何处觅长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那不一定,你小子闭个关,入个定,动辄都一两天,要是大修行者,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有可能。”

  从失神中挣脱。

  陈玉楼刚要开口,就听到杨方和老洋人的争论声在耳边响起。

  两个人正垫着脚尖往洞窟深处看去。

  只是……

  洞窟位于悬崖半空。

  只有身下这一面绝壁以及浅浅的石阶相连。

  加上从崖顶垂下的藤蔓遮掩,里头漆黑一片,云雾飘荡,再怎么睁大眼睛,也什么都看不见。

  “有没有,上去看看不就知道?”

  “真要有人,就说是来拜访隐士仙人。”

  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陈玉楼摇头笑道。

  “这……不好吧,听说这些隐士奇人,性格大都偏执乖张,几乎少有与人往来,这贸然上门打扰,万一触怒了他们,岂不是要坏事?”

  闻言。

  杨方明显有些意动。

  但一旁的老洋人,却是迟疑起来,轻声开口道。

  “访仙寻道,踏雪求真,这可是雅事。”

  “真要遇到性格不好的……”

  陈玉楼话锋一转,嘴角勾起笑容,“打不过,咱还跑不过?”

  “我……”

  老洋人差点没噎住。

  愣了好一会,这才伸出大拇指,“还是陈掌柜您厉害,换我们这脑子,一辈子也想不到这种主意。”

  不仅是他。

  边上的鹧鸪哨几个也是瞠目结舌。

  平日里,这位名动天下的陈掌柜,可是出了名的严肃沉静,不苟言笑,这会反差也未免太大。

  “既然如此。”

  “那还等什么?”

  杨方紧了紧背在身后的打神鞭,又用力搓了搓手,朝掌心里哈了口热气,“我给各位打个头。”

  说话间。

  单手抓着石壁上一块突起,轻轻一蹬,下一刻,整个人就如一头猿猴径直朝上窜了出去。

  近乎于垂直的崖壁。

  在他脚下如履平地,没有丝毫停滞。

  眨眼,他人就出现在了洞窟外。

  正隔着洞口的竹帘,垫着脚尖往里看去。

  借着一双夜眼,很随意便看清了洞内情形,只是……也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脸色忽的一变。

  “啥情况?”

  “有人没人,你小子倒是吭个声啊。”

  察觉不对劲的老洋人,忍不住抬头喊了一嗓子。

  “有……也不对。”

  杨方点了点头,然后又连连摇头。

  “不是,有没有人还能有疑问?”

  老洋人刚要开口,就被陈玉楼按下,拍了下他肩膀,沉声道,“看样子……应该是有人坐化了。”

  “对,洞内只有一具白骨,你们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杨方正发愁如何解释,听到这话,赶忙点了点头。

  “白骨……”

  崖下几人,面面相觑。

  原本还算热烈的气氛,一下都凝肃了不少。

  片刻后。

  洞内。

  借着重新点燃的灯火。

  几个人分明看到,洞底石床上,一具已经死去不知多久的白骨,仍旧保持着盘膝而坐的姿势。

  双目空空。

  直直的看向洞口外。

  虽然身化白骨,但隐隐还是能看出几分不甘之感。

  山上隐士,避世不出,大多其实都是为了能够求得仙法,长生不老,只可惜,舍弃一切,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哪能甘心?

  感受着那股残留的死志。

  陈玉楼不由暗暗叹了口气。

  天底下求长生者何其之多。

  从古至今,前赴后继。

  说起来,他们其实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如今看到前辈失败坐化,说实话,就如兔死狐悲,仿佛看到了未来,苦海之中奋力挣扎,谁也不知后果如何。

  鹧鸪哨师兄弟明显也想到了这点。

  各自脸上都是流露出一丝悲伤。

  “掌柜的,这墙上有字。”

  沉默了好一会。

  最终被昆仑打破寂静。

  “什么?”

  收起思绪,陈玉楼转而看向那一处。

  昆仑提着烛火,将洞内最深处那面石壁照的灯火通明,一行刻字也在阴影中渐渐浮现于众人眼中。

  “求真洞。”

  最顶上三个墨字,应是此间主人,为所隐居的洞窟所取名号。

  下方则是大片道家经文,以及符箓、服药、金玉、丹液之类的词句。

  不过,在最底下一行,还能见到一首诗。

  字迹潦草,似乎是匆匆间刻下。

  “白发道心热,黄衣仙骨轻,寂寥虚境里,何处觅长生?”

  诗句最后。

  则是连续三个叹字。

  一个比一个潦草,一个比一个狂涓,一字比一字深刻,仿佛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将愤愤、不甘和遗憾全都刻在了三个字里。

  “是唐朝王建的题东华观。”

  陈玉楼一下便认了出来。

  一时间,心中感慨更甚。

  短短二十字诗文,写尽了求道不成的无奈和迷茫。

  “可怜……可叹!”

  “陈掌柜,这人是?”

  听着他的感叹,身后几人亦是心有戚戚,文字的冲击力,往往直击内心,仿佛一座山压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

  还是杨方打破了沉寂。

  指着洞中枯骨问道。

  “这种在太乙山中避世修行之人,没有一万也有几千,哪能每一人都有名有姓。”

  陈玉楼摇摇头。

  洞内除却最为简单的生活用品,柴米油盐外,就只有几本古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