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77章龙骨天书、凤鸣岐山(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77章龙骨天书、凤鸣岐山(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早知道昆仑力能扛鼎,但当这一幕真切出现在眼前时,带来的震撼感,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形容。

  “等等……”

  眼看昆仑就要将青铜鼎重新放正。

  余光扫过其中的陈玉楼,却像是发现了什么,眸光一下亮起。

  “掌柜的?”

  “鼎内藏了东西。”

  来不及解释太多,陈玉楼只是飞快提醒了一句。

  闻言,昆仑哪里还会不懂。

  能让掌柜的如此重视,鼎中之物来头一定不小。

  下意识深吸了口气,周身力道爆发,刹那间,双臂上肌肉寸寸隆起,几乎要将身上棉袍都为之撑开。

  而原本摇摇欲坠的青铜鼎,也一下平稳无比。

  等到鼎口几乎与几人视线平齐。

  老洋人目光立刻看了过去,只见积满灰尘的鼎内深处,赫然矗立着一尊差不读半尺长的石人。

  用的陕北尤为常见的蓝田墨玉。

  在火光下折射出一抹近乎于青蓝交织的色泽,看上去煞是神秘。

  不过,石人雕刻手法却颇为怪异。

  蚕眉圆脸,大鼻阔口,头有四面,每一张脸庞看上去都木然无比,仿佛没什么神韵,看刻刀痕迹,倒是苍劲古朴有余,而顺滑流畅不足。

  “这石人怎么有四张脸?”

  老洋人还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石雕。

  一时间,神色间满是错愕和不解之色。

  “不懂了吧,这叫黄帝四面,西周时代一种特殊的人像风格。”

  见他脱口而出,杨方挑了挑眉笑道。

  老洋人虽然在汉地长大,多年倒斗生涯接触的也大都是汉人古墓,但终究出身异族,在这方面的造诣远不如杨方深厚。

  “确实是黄帝四面。”

  “只存在于西周,往后便消失断绝。”

  陈玉楼点点头。

  从殷商开始,便有人面雕刻铸造工艺,但唯独在西周时,突然出现了这种诡异的无性造型,之后风格再度回归。

  就好像有人突发奇想。

  “但你们没发现,石人手中之物么?”

  拿过杨方手里的风灯,陈玉楼朝鼎内伸了过去,在青铜鼎内壁折射下,光线一下变得越发通透。

  原本还沉浸于黄帝四面传闻中的几人,下意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厚厚的沙土中。

  赫然掩埋着一只足有巴掌大小的黑色鳞甲。

  似乎是鼍龟或者穿山甲一类动物身上取下的甲片,呈现出与墨玉截然不同的色泽,明显更为幽暗。

  除此外。

  鳞甲上隐隐还能看到一个个造型古怪的文字。

  “这……这是龙骨天书!”

  鹧鸪哨只觉得仿佛触电了一般,浑身一阵强烈的酥麻,再按捺不住情绪,几乎是脱口惊呼。

  从遮龙山带出的那一枚天书,他不知道看过多少次。

  此刻自信绝不会看错。

  无论鳞甲样式,亦或是文字形式,几乎都完全一致。

  见他认出,陈玉楼并无意外,毕竟这世上对龙骨天书最为了解的人,也就他、鹧鸪哨以及了尘长老。

  “是它!”

  探出手,从灰烬中一把将那尊石人取出。

  轻轻一抖。

  灰尘洒落一地。

  墨玉石人全貌也彻底出现在众人视线当中。

  只见它双手呈现出抱月之势,那枚龙骨正好托在掌心之内。

  粗略一扫。

  龙骨上一共一百零三个字,与之前那枚相差无几。

  将风灯递给杨方,昆仑则是趁此机会将青铜鼎重新放好。

  借着火光。

  陈玉楼不敢有丝毫耽误,按照当日无苦寺里了尘长老传授的破译之法,直接开始尝试着破题。

  通篇一百零三个字。

  短时间内破译难度太大,所以他只选择最前面几个。

  周围几人也知道他在做什么。

  不用提醒。

  昆仑、杨方和老洋人三人各自散开,守住四面,以防那些诡异的人面蛛会趁此袭杀而至。

  灯火摇曳闪烁。

  映照出陈玉楼那张认真凝重的脸庞。

  但……

  渐渐地。

  他紧皱着的眉心,却是一点点舒展开。

  始终守在身外的鹧鸪哨,见此情形,心思一下悬到了嗓子眼。

  “陈兄……是什么?”

  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简单几个字里都带着颤音。

  听到这话。

  陈玉楼缓缓抬头,吐了口气,眸光里闪过一抹了然,随即才一字一句轻声道。

  “凤鸣岐山!”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