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一十四章 保护(七千字大章,求月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一十四章 保护(七千字大章,求月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秦大雪也是乐子人,使了个眼色:稍等。

  然后专心致志的看乐子。

  李翠云显然是知道秦大雪的,她从秦大雪国色天香的脸上收回目光后,又看了李治国。

  李源介绍道:“这是我儿子……”又对李治国道:“治国,这是雨妈妈……雨干妈的妈妈,你叫外婆就好。”然后又给李翠云解释道:“小雨在港岛和我前妻她们一起做事,有时候她们也住一起,小雨特别喜欢家里的孩子,尤其是这个,专门认了干亲。”

  李治国心里对自家老豆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是小六,他老豆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六,不过腹诽归腹诽,场子还是得帮:“外婆,我回来的时候,雨妈妈还叮嘱过我,让我过年一定和爸爸一起给您和外公拜年。”

  李翠云脸上挤出勉强的笑容,温声道:“好,好!过年和爸爸一起到家里来!”又看了眼后,方收回目光,看向李源道:“过了年,我要去港岛带小雨回来,你还过去么?”

  李源迟疑稍许,道:“李阿姨,我估计要迟一些过去。我得在家帮忙建个养猪场……”

  宋芸发誓,她真不是故意的,但这会儿还是没忍住,给喷笑出来。

  李源忙保证道:“李阿姨,是真的。我爱人一向重视农村工作,她这几年在做菜篮子工程,做出了些成绩。然后还想再做一些事,蔬菜有了,还得保证肉食,所以我就想办法从那边引进一些先进技术。”

  爱人两个字听的秦大雪心情舒畅,她笑呵呵道:“有汤圆在中间牵线搭桥就够了,过了年你还是陪阿姨一起回港岛吧。小雨这两年越来越活泼,阿姨自己去,估计带不回来人。”

  李源叹息道:“你以为我去了就行?小雨不是过去的小雨了,现在是女强人,目中无男人。”

  秦大雪白了他一眼,懒得理事。

  李翠云倒有些高兴了,拉着李源小声问道:“怎么说?”

  李源摸了摸自己的脸,猜测道:“可能我是人老珠黄了……反正不像当年那样稀罕我了。倒是和我前妻她们打的火热,可是挣了不老少钱。李阿姨,您去了可别替她心疼钱。好家伙,一天挣个万元户都轻松!”

  李翠云也想忍来着,可也没忍住,咯咯咯笑的肩膀都抖起来,骂李源道:“你儿子都这么大了,还这么不着调!人老珠黄……亏你说的出口!那行吧,等过年你到我们家拜年的时候再细说,你们玩吧。”

  说完,转身离去。

  等她走后,李源虚擦了把汗。

  秦大雪看着可乐:“德性!”

  ……

  到了蓝光阁时,已经站满了人。

  李源认出了不少前世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人物,但眼下他们是如此的年轻,甚至青涩。

  这会儿站一个场地里,感觉……很微妙。

  估计大人物还没来,也没谁主持,《浏阳河》舞曲响起后,很快舞池里开始有人翩翩起舞。

  宋芸介绍道:“在建国前还未进四九城时,西白坡就开始举办周末舞会了。那十年里停了下来,今年才算正式恢复。”

  李源邀请秦大雪去跳舞,交谊舞嘛,前世读大学时简单学过,并不难。

  李治国则寻个位置,喝点果汁吃些点心,他静静的观察着这里的一切。

  “你准备怎么办?”

  跳舞过程中,秦大雪问道。

  李源笑道:“能怎么办?一个小老太太跑去港岛了,她想要什么样的戏码,我都能导演给她看。”

  秦大雪气笑道:“你可真坏!对了,我想起来了,那天你去我家探病见我,看到我爸开口就是节哀,是不是?”

  李源嘿嘿笑道:“丈母娘还教训我呢,源子,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我就说,婶儿,您怎么这么说我啊?我秦爷爷过世了,我劝我叔节哀哪错了?丈母娘当时都笑了,教训我说,老幺,你就作怪吧,你秦爷爷都死二十年了,你这会儿节个屁的哀啊!”

  秦大雪笑的肩膀颤抖,想跺脚踹他。

  李治国坐在边上,看着自家老豆把妈妈逗的笑开了花,心里真的钦佩不已。

  相比之下,他就差的老远了,在港岛的时候,就摆不平身边女孩子为了争夺走在他身边的位置而争吵的难题。

  大哥李幸虽然能摆平两个大嫂,可摆不平大嫂背后的曹家。

  看来儿子还是不如老子,瞧瞧自家老子……

  一曲跳罢,李源和秦大雪有说有笑的走下来,只是还没等两人坐下,就有一个工作人员走来,到秦大雪身边道:“秦副市,曹老请您过去一趟。”

  秦大雪点了点头,然后问道:“知道什么事么?”

  工作人员笑了,道:“曹老猜到您会这样问,还和古老、董老打了个赌。两位老人家想见您,问些问题。”

  秦大雪这才对李源道:“你带儿子在这边坐会儿。”

  李源笑道:“放心吧,丢不了。”

  ……

  秦大雪到了一处古香古色的书斋后,果然就看到曹老正在和古老、董老以及另一位老人孙老说话,见她到了后,古老是个非常务实直接的人,开门见山问道:“小秦同志,你那个菜篮子工程搞的很好,你觉得,能不能大规模的推广下去?就是把你搞的那些,当个模范,往下推广。”

  秦大雪沉吟稍许后道:“古老,各个地区的气候、地理都不一样。虽然大都可以搞大棚,但各地情况不一样,对大棚的要求也不同,种哪些蔬菜种类也不同。大寨的事已经给我们提过一个醒,全国农村强推一种模式,不是个好主意。我个人建议,还需要各地农科院协作,具体弄清楚各城城郊到底适合怎么搭棚,怎么种,种什么,这样要严谨一些。”

  古老虽被否定了一次,却非常高兴的对几个老人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都说要实事求是,可什么叫实事求是呢?这就是!”带着川音的普通话,铿锵有力。

  董老也点了点头,道:“难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旁边的孙老考校道:“还有什么想法没有?”

  秦大雪道:“要考虑成本问题,尤其是基建成本。京郊是占了大城市的便宜,可下面许多城市,未必担负得起这种基建成本。想真正搞好菜篮子工程,基建建设要向区域化、规模化、设施化、先进化不断发展。但是国家现在的情况还不允许这样推进,特别是中小城市。甚至在有些大城市,也是相当困难。一旦强制推广,我担心正策到下面会变形。”

  孙老叹息道:“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下国家财政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引进大设备大工程,钢筋水泥都被这些工程吸引走了,民生项目,就很难了。”

  古老道:“小秦同志在农村实打实的扎根工作了二十年,你有什么好主意啊?”

  秦大雪道:“我个人建议,可以对农民进一步松绑,还要对城里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和松绑。”

  听到后一句,几个老人都坐直了些,古老道:“你说详细点,放开了说,不要背包袱,说错了也没关系。现在不是从前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