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391章 讨吴联盟(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91章 讨吴联盟(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以徐庶所展现的天资,只要用心培养一段时间,恐怕徐庶会成为谋士里武力最强的。

  武力比徐庶强的,恐怕也将没有徐庶的脑子好用。

  而将徐庶的事情都大体安排妥当后,颇为看重徐庶的刘备,还特意亲自请求李基行军途中指点一下徐庶。

  对此,李基自然不会拒绝,且抱着教两个也是教的想法,就连石韬都被李基一并收入到临时小课堂之中教导。

  尽管经过李基的检验,石韬的天资比徐庶要差上一筹,但亦算是一良才。

  且徐庶的出现,也让李基开始设想的“英才班”有了最早的一批学员。

  再加上徐庶的心性上佳,对于刘备也可谓是肝脑涂地般的忠心耿耿。

  所以李基对于徐庶的教导可谓是相当的用心,打的就是一个准备让徐庶到时候充当一下“英才班”班长,压制一下后续其余笼络而来的英才幼苗的主意。

  而在刘备离开颍川郡后,并没有直接前往青州,反倒在李基的建议下往着豫州沛国谯县的方向而去。

  这也是曹操的老家所在。

  不过李基自然不是去偷曹操老家,而是在锦衣司的打探之下,终于是确认了许褚的所在。

  唯一让李基有些意外的是,许褚居然与曹操是同乡……

  这让李基有种明明不是去偷曹操的家,但又有种趁曹操外出去挖曹操墙脚的感觉。

  这种感觉相当之微妙,但又莫名的……愉悦……

  ……

  而在刘备率军在豫州之中小小绕了一个圈之时。

  经由仁德书院的宣扬,再加上赠予了大量世家一本《以德服人》书册。

  在极短的时间内,改良纸张与印刷术却是在这一时期在吴郡掀起了一场风暴,甚至卷席到了整个扬州地区。

  无数士子为之狂喜高呼,认为全新的文化盛世即将到来。

  与沉重且臃肿的竹简不同,书册的轻便以及那整齐的字体,让无数见过了书册的士子都如获至宝一般。

  只是与士子们的欣喜不同,书册的出现就宛如是一记重锤敲在了江东世家的心中。

  书册的出现,无疑是对世家们的文化垄断的一个沉重打击。

  尤其是刘备之势在扬州已有称霸之迹,可书册的出现,却仿佛是在明晃晃地告诉着世家。

  即便不需要世家的帮助,有着书册的帮助,刘备同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培养出相当一批小吏来维系统治。

  世家,不再被刘备所需要!

  这一结论,不亚于掘了江东世家的根!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就意味着刘备一统扬州之日,便是江东世家开始走向没落之时。

  起码,江东世家不可能再如过去那样可以直接坐上去分蛋糕!

  一时间,不管是吴郡与会稽郡之内的世家,还是扬州其余各郡的世家人心浮动不已,大量的书信在世家之间不断流转交流。

  直至,一份吴郡、会稽郡的布防图不知从哪个渠道流传了出来,落入到了豫章郡朱氏的手中。

  很快,在豫章郡朱氏的串联下……

  整个吴郡驻守兵力不足两万,会稽郡驻守兵力不足一万的消息迅速地流传了开来。

  结合着那详细的布防图,吴郡、会稽郡兵力空虚的事实迅速被大量的世家所知晓。

  世家的异动,同样也给了那些早就对吴郡的富沃觊觎已久的郡守们底气。

  四郡郡守与世家的联合速度快得吓人,又似乎是在多股势力共同推动之下变得合情合理……

  其中,九江郡、庐江郡、丹阳郡、豫章郡超过八成以上的世家迅速响应,主动招募当地乡勇与家丁组建成军。

  四郡郡守们亦是迅速地抽调各城郡兵进行集结……

  让贾诩感到几分喜剧的,却是这四郡所组成的联盟,居然私下以“讨吴联盟”自称,仿佛是与中原的“讨董联盟”相互呼应似的。

  唯一让贾诩略有些惊讶的,则是那些世家们倾尽底蕴,抽调大量的家丁奴仆之下。

  据锦衣司各地反馈回来的情报预估,世家联合扬州其余四郡的郡兵,居然能够组建出一支近超过十万之数的大军。

  尽管这一支大军在贾诩看来大多都是些杂兵,也就是黄巾军一般的水准,但不可否认的是数量之庞大令人惊讶。(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