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幕上。
头戴网巾的幼童坐在金座上。
身后的纱帘垂下。
一道模糊的影子映在上面。
而在幼童的左手边,一名宦官正笑语盈盈的看着他。
……
【公元1435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方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年号正统。】
【他就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两度坐上皇位的皇帝。】
【明英宗。】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一时反应不过来。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两度坐上皇位?”
“中间被人赶下去了?”
“也不对啊,赶下去你还能活?”
“莫不成……”
李渊苦思冥想,猛地一道灵光闪过!
瞬间福至心灵!
他明白了!
这小子也是被儿子逼得退位!
所以才留了一条命!
然后又不知是如何做到的,他又夺回了宝座!
行啊……
李渊微微挺直腰背。
快快快!让朕好好研究研究!
哼哼,李二郎,阿耶就让你看看什么是姜还是老的辣!
“桀桀桀!”
李建成差点被栗子噎死,灌下李世民递过来的水。
他扬了扬头。
“这又怎么了?”
李世民看着一脸“我有一个坏主意要针对你”的阿耶。
果断道:
“可能吃坏东西。”
“伤了脑子吧?”
……
【因为此时皇帝年幼,无法主持朝堂议政。】
【张太皇太后就命令每日早朝,皇帝仍然照常临朝,但文武官员只能上奏八件事。】
【而这八件事还要写好奏疏,与其他政务奏疏一同提前交给内阁。】
【最后由内阁按照宣德时期票拟的惯例,预行决策。】
……
大宋。
“毁了!”
赵匡胤一拍大腿!
越怕什么来什么!
这票拟的权力一放,再想收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
“该垂帘听政的时候怎么就不听了呢?!”
“不该讲放权的时候开始讲放权了?”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一时说不出话来。
咱是为了预防后宫干政。
但宋朝的例子里没有宦官批红这一说法啊!
那是唐朝的事啊!
咱也不让宦官干政啊!
谁知道这帮孙子都拿咱的话当放屁啊!
“不是咱的问题!”
朱元璋强撑着嘴硬道:
“要是按咱的制度来肯定没问题!”
马皇后无言叹息。
“牵一发而动全身。”
“动了丞相引出内阁,制衡内阁引出宦官。”
“皇帝早逝,幼主登位。”
“然后宫不得干政,宦官不得干政,权力就要交付内阁……”
“一环扣一环……”
“这朱瞻基死的也太是时候了……”
……
【历史上向来有“主少国疑”的政治难题。】
【此时也有传闻说朱祁镇的叔叔朱瞻墡将顶替他的位置。】
【燕王朱棣估计棺材板都动了。】
……
大明·建文时期
朱允炆面无表情。
动的确定是他的不是朕的吗……
因为就朕失败了。
……
大明·永乐时期
“这事能不能过去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