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75章 幻觉现实主义(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5章 幻觉现实主义(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嗡嗡。”

  方言开车把倪光楠两人送回中关村,在路上约定好固定的登门时间。

  而后马不停蹄地直奔什刹海的宅子,把已经装好汉卡的B电脑,摆在书房里。

  还差一个打印机,准备明天去送《狩猎》稿子的时候,顺便再跑一趟中关村。

  第二天,雪铁龙稳稳当当地停在作协的露天停车场。

  在来《华夏作家》编辑部之前,方言事先给冯木打了通电话。

  此时此刻,早在门口等候多时的秘书朝前带路,把自己领到主编办公室里。

  就见不大不小的房间里,章光年竟然和冯木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相谈甚欢。

  “师兄!?”

  方言诧异不已。

  “岩子,来啦!”

  章光年哈哈大笑,招了招手。

  冯木解释说,两人碰巧在作协的大楼遇上,章光年一听说小师弟又有新作,便想要一睹为快。

  “嗨,您想看的话,只管言语一声。”

  方言把稿子递了过去。

  冯木抬了抬手,示意章光年先看,然后拿起暖水壶,主动地给方言倒上杯茶:

  “小方,我必须要代表《华夏作家》,好好地谢谢你才行!”

  “不敢当,真的不敢当。”方言摆手道。

  “当得!绝对当得!”

  冯木要谢的不仅仅是约稿的事,更是要谢替《华夏作家》出了纪实文学这么好的一个主意。

  刊登着《5·19长镜头》的最新一期,在文坛闹出不小的动静,因为是全国首部真实记录五一九事件前前后后的,同样也引发了广大读者的讨论,销量从原先的三位数,直接暴涨到五位数。

  “这篇,我也看过,跟传统的报告文学截然不同,可谓是别具一格。”

  章光年评价道:“没有出现任何真实的人物,而是虚构了一个叫滑志明的小伙子,由他在一整个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五一九事件里穿针引线,如果没有他的话,这会显得虽严肃但乏味。”

  “是啊,我在编者案里直接写到,‘好一个洞烛幽微的长镜头!好一个寻新创奇的长镜头!’”

  冯木笑了笑,“说起来,这还要多亏了小方,是他竭力地推荐让刘心午来写这个故事。”

  《华夏作家》借此打响了名头,下一期自然要乘胜追击,而方言的这篇新作就是秘密武器。

  因此,冯木比章光年更看重《狩猎》,抱着百分之两百的期待,从上到下,细细品读。

  “岩子,你这写的倒像是一部魔幻现实?”

  章光年皱了皱眉。

  方言道:“师兄,准确地讲这不叫魔幻现实主义,而是幻觉现实主义,但根基还是现实主义。”

  “幻觉现实主义?”

  章光年和冯木互看一眼,然后半信半疑地看向他。

  方言说,幻觉现实主义是从70年代开始,被西方批评家广泛的使用,跟魔幻现实主义的确有关联,不过幻觉现实主义的侧重点在“梦”上,梦境跟现实互为表里,虚虚实实,如梦如幻。

  “怪不得里的这个主角,被污蔑、霸凌、羞辱和排挤后,就会梦到自己像林间的麋鹿。”

  章光年恍然大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