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18章 看走了眼?(二合一)(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18章 看走了眼?(二合一)(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方老师说得有道理。”

  王扶、陈晓曼等人虽然还没看过《平凡的世界》,但树的影,人的名,陆遥的,方言的眼光,让她们无条件地相信《平凡的世界》绝对是一部不逊色于余桦《河边的错误》的优秀作品。

  朱伟张了张嘴,正犹豫要该说些什么的时候,王小平却突然提出了异议:

  “方老师,我觉得陆遥的这部有点问题。”

  “问题?什么问题?”

  众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王小平。

  “就我个人觉得,《平凡的世界》写得真的很普通。”

  王小平直截了当地说,“叙事手法平庸,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戏剧性可言,描写得虽然很细致,但就像《人生》一样,文学性不足,略显粗糙,缺乏灵巧,虽然朴实无华,但看不出有什么新意。”

  “我也有这种感觉,虽然通读下来有点感动,但就是有点儿……有点儿匠气。”

  “这个稿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平凡的文字,平淡的剧情,真的就很平凡。”

  “陆遥花了三年的时间就写了个这?不应该啊!”

  眼见看过《平凡的世界》的编辑贬大于褒,没看过的把《河边的错误》递了过去,交换着看。

  结果就是,作为业内顶尖编辑的他们,几乎对《河边的错误》赞不绝口,好评如潮,却只有刘心午、陈晓曼几个为数不多的人,觉得平凡的文字里充满魔力,朴实,厚重,带着巨大的悲怆和真实。

  但在整个编辑部,基本上是反响平平,觉得这种浪漫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早已经过时了。

  “其实关于这个《平凡的世界》,还有一段曲折不和谐的插曲。”

  朱伟如实地汇报了陆遥被《当代》的周昌义退稿的事。

  “这……这……虽然这种行为很鲁莽冒失,但这行为本身的逻辑是没有错的。”

  王小平在刘心午、方言等人的注视下,依旧认为《平凡的世界》配不上《人民文学》的头版。

  抱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平凡的世界》什么档次,也配跟《河边的错误》、《大秦之裂变》等一样出现在《人民文学》头版的位置?不管是从题材、形式,还是从质量、内容上,如若不是出自陆遥这个大作家之手,恐怕都很难刊登在《人民文学》上,就像《当代》一样直接退稿。

  甚至于有人替方言打抱不平,觉得这趟陕北之行算是走了趟冤枉路,简直是白折腾了。

  “怎么会是白折腾呢。”

  方言却不以为然,谁说这《平凡的世界》老了,这太棒了!

  “可把这样的作品放在《人民文学》头条位置,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是啊,或者按朱伟说的,把《平凡的世界》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根据读者的反馈情况再做调整,如果《平凡的世界》真的能像《人生》一样,轰动全国,我们再做调整也不迟嘛!”

  “我赞成!”

  “我也同意!”

  “………”

  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甚至有人觉得方言因为受到陆遥的名气和情谊的蒙蔽而看走了眼。

  就像玩古玩古董一样,哪怕再牛的大师,也照样有打眼的时候。

  只是有的人敢于正视打眼的情况,而有的人打了眼,怕丢人现眼,失了面子而不去说罢了。

  “我可不觉得方老师这回是打了眼,也不觉得陆遥这新作是失败。”

  刘心午皱了皱眉,“确实,《平凡的世界》的叙述手法非常传统,传统到甚至有些过时,走的也是浪漫现实主义的老路子,从纯粹的文学方面而言,没有任何可取的创新,但就凭他深刻地刻画了这个年代黄土高原的让人感动的生活现实来说,就不失为一部好作品,至少在孙少平的身上,我能看到当年我在插队下乡当知青的影子,这个故事很平凡,但平凡的故事里也有一种英雄主义。”

  接着一拍桌子,“那就是罗曼罗兰所说的,‘注视世界底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刘主编说得好!”

  方言在刘心午的支持下,力排众议,拍板让《平凡的世界》上下一期《人民文学》的头版位置。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