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0560章 我真的没打算拍励志片啊!(求月票)(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560章 我真的没打算拍励志片啊!(求月票)(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恨冰不成水化雨:带上高三的儿子去看的,把他给看哭了。

  ……

  上百条评论,郝运从里头获取到了几个有用的信息。

  第一,电影好看,也或许是董凭有意挑选的原因,观众对电影本身的反馈基本上都比较积极正面。

  故事不难理解,虽然大家对架子鼓不感冒,但是咱们也不是没有鼓。

  什么狗屁爵士乐不懂,就当是敲锣打鼓的鼓,也一样不影响观看。

  第二,大部分观众都把电影当励志片看了,不少评论都说是带着孩子去看的,还有一些遗憾自己没有碰到这样严厉的老师,还有一些则是感谢学生时代老师的严厉。

  大家喜欢看励志的故事和电影,并非是期望看到人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那只能被定义为童话。

  而是想要看到主人公的不屈与反抗,从而获得力量。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部郝运认为的外国剧本,其实并非完全是美式文化,反而与华夏式教育有着很多交叉的地方。

  电影中,曹远征的高压手段包括不仅限于极其严厉的要求,毫无下限的辱骂,充满暴戾的摔砸物品和高强度的教学节奏。

  外国人觉得叫虐待,电影参展的时候,英文名被定为《wpls》,本身便是“鞭打”的意思。

  然而,在儒家文化中,我们认同“天地君亲师”。

  老师是与父母、皇帝同样级别的存在,在传统文化中老师和父母都是对的,这种说法贯穿了华夏上千年的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有印象,爸妈送你上学的时候,或者碰到老师的时候,总是不断地强调让老师别客气,给我狠狠地打,照死里打(这个肯定是客气话)。

  从影片的中段开始,鲜血一直贯穿到影片结束。

  鲜血,仅仅是努力的象征吗?不,同样代表了走向伟大的“代价”。

  华夏认同这种“代价”,有太多的名言警句反复阐述。

  甚至到了现代社会,在各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旧有许许多多的家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孩子也能碰到严厉一些的老师。

  郝运再三强调过,《爆裂鼓手》不是一部单纯的励志片,他并不提倡曹远征的教学方法。

  在内地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在柏林首映的时候说,反反复复的说。

  奈何家长根本不鸟他。

  反正2.19号看了电影的人都说这部电影非常励志,非常适合带着孩子去观看。

  然后大家就把这部电影当成励志片看了。

  第三,由于郝运这个导演不看重,出品方出于对他的信任也没把票房太当回事,所以,明明有韩散屏、王重骏这样的出品人,电影的排片却少之又少。

  小点的县城或者影院根本没有拷贝带。

  大一些的城市和影院,就算有排片也没把电影排在黄金时段,以至于有些家长要起早贪黑的带着孩子去电影院向沈运哥哥学习。

  误判了!

  郝运抓抓脑袋,有些气恼。

  气恼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给自己郝霸天这个英明神武的形象罩上了一层阴影。

  也气恼观众不把他这个导演当盘菜,野蛮的扭曲了他要表达的东西。

  我真的没打算拍励志片啊!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