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穿在1977> 第447章 牵线搭桥(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47章 牵线搭桥(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陈凡写的东西,自然不是只有简单的5个名词,否则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这里面还包括了对各个名词的解释和施行的目的、以及施行的流程。

  流程又包括了起因、方法、环节和目的。

  杨厂长他们埋头仔细看了一遍,都忍不住连连点头。

  事无巨细、切实可行,不错不错!

  李副厂长最先抬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套管理方法,不仅适合工厂,好像用在食堂、医院这些后勤场所也可以?”

  陈凡笑了笑,说道,“当然。刚才我不就说了么,卢家湾的所有副业单位,全部都是按照这一套理论在执行,效果非常好。”

  只不过他给卢家湾副业单位制定的管理规范,是用具体的条例来呈现,根本就没提“5S”相关内容半个字。

  因为卢家湾的工人都是直接从农民转职过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你要跟他们讲得太过高大上,他们反而会迷糊。

  所以针对他们的管理,一定要简单直白,就和海尔最早的13条厂规一样,“1、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2、不准迟到早退。3、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

  就是要让所有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陈凡便把这一套理论,融进了卢家湾各个单位的管理规定中。

  以他的名望,加上这些农民兄弟姐妹对管理的一无所知,竟然推行得比几十年后的工厂还顺利。

  哪怕再不习惯,也绝对没有人敢故意违反,除了初期有少数人无意中犯了错,后来都能顺利执行到位,再也没人犯过。

  杨厂长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前面几個我都能理解,最后一个素养,我也能理解,只不过,做起来是不是有些困难?”

  其他要求针对的都是工厂环境,唯有“素养”针对的是职工。

  众所周知,改变人是最难的,这一条却偏偏要求培养职工的行为习惯,只怕会在工人中引起不小的抵制。

  工人老大哥啊!

  他们要是闹起来,上上下下就没有不怕的人。

  陈凡却立刻摇头,正色说道,“不管是五大原则,还是八大原则,其中的重中之重、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素养’,这一条做不好,其他全是空中楼阁……吧啦吧啦。”

  后世在某个时间段,几乎所有企业都推行过5S管理法,但是能真正做好的,却万中无一。

  为什么呢?

  因为那些企业家都搞错了主次,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

  如果你不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那么一项制度最多只能保持到强行监管结束的那一刻。

  不要说28天改变一个人的话,那是这个人自己想变,然后才能用所谓的28天来培养成习惯。

  若是这个人自己不想改变,甚至心里还在嫌麻烦、排斥,别说28天,28年都不可能。

  反过来,如果能够将“素养”这一条执行到底,其他要求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话说回头,这个也不能全部怪企业主或者执行人,因为那时候的员工都是打工人,你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会走,还会花大力气将他培养成职工典范吗?

  你要是敢培养,人家就敢转头跳槽。

  日本之所以能施行,是因为当时日本流行的是“终身雇佣制”,除非是犯了大错,或者公司都要撑不下去,否则日本企业主不会轻易开除一个人,而员工更不会主动辞职。

  这样的员工,自然有培养价值。

  现在的情况是,这年头的职工何止是终身制?简直就是“生死制”!

  从娃娃出生开始,他就是厂里的人,只要工厂不倒,他又愿意进厂,那一直到进火葬场,生老病死、甚至包括结婚成家,工厂都要管着。

  这样的职工还不值得好好培养?!

  比如杨厂长他们就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提出疑问,只是单纯的出自对这条管理办法的不解。

  但他也是老牌大学生,思维高度和理解能力都远超常人,此时听陈凡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其中的道理,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再好的政策,也要靠人来执行,如果人都不合格,那么好政策也落实不下去。”

  他低头再去看这套办法,只觉得字字珠玑,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时工会赵主席略带不解地看着陈凡,问道,“你刚才说另外还有三大原则,安全、速度和节约,为什么不一起写上呢?”

  陈凡耐心解释道,“安全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我说的安全,并不只是指生产安全。如果只要生产安全,能够把这五条原则执行到位,就基本上可以杜绝。”

  杨厂长立刻来了兴趣,拉过椅子坐到他对面,又递过去一支烟,好奇地问道,“难道除了生产安全,还有别的什么说法?”

  别提人身财产安全,那是基本常识。而且也不归厂方领导管,那都是保卫科的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