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离婚后我成了山神> 第300章 霓裳羽衣舞(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00章 霓裳羽衣舞(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霓裳羽衣舞。

  看到这几个字,许伯安惊呆了。

  要说起这首舞曲,那来历可就大了。

  霓裳羽衣舞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霓裳羽衣曲》。

  要知道《霓裳羽衣曲》那可是被誉为“华夏古代舞蹈音乐的巅峰之作”的存在。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宫庭乐舞,由唐玄宗李隆基所作!

  许伯安最初知晓的时候,是因为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描写过《霓裳羽衣曲》的表演。

  这两位大佬自然是不必多说,前者盛名传世,后者虽然可能也许大概不如前者名气大,但是元大人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却让无数人折腰。

  这可是两层楼外加十数米的距离,女子的声音并不高,这都能听到,在寻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

  仙女的身材和嗓音就不说了,反正是歌声玄妙优美,舞姿万分优雅。

  如果这样的话,问题可就出来了。

  而后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亲自设计舞蹈,并在一场宫廷和贵族士大夫的宴会进行了表演。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都有点儿聚香坊的路数了!

  在大堂偏安一隅处有一个高台,与聚香坊不同的是,这里的台面上表演节目的并非是衣袂飘飘的舞女,而是正在讲故事的职业说书人。

  那车夫手里似乎是拎着一包草药,进来之后直奔那位吧台女子。

  但是由于乐谱残缺不全,已经不再是原汁原味的《霓裳羽衣曲》了。

  而这里的服务人员除了男性店小二,居然还罕见的有着玲珑身躯的女子,吧台后面那位风韵犹存的红色长裙女子,更是有着不俗的颜值,这在一般小店内是绝不存在的。

  如果这样的话,这要比许伯安推测的“明朝时期有人能够沟通盆景世界和当时的世界”,至少又向前推进了大约五六百年!

  车夫不苟言笑的将手里的那副草药放在吧台处,淡淡的说道:“老规矩,把这副药煎了,煎熟之后送到天字一号房!”

  绫罗绸缎的穿着在这里的宾客身上那是常态,就连店内的店小二那些服务人员,明显都要比一般小店的店小二帅气一些。

  忽然,一道熟悉的身影引起了许伯安的注意。

  甚至在朝廷议事的时候,他还怀里揣着玉笛,一边听大臣们奏报,一边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试图找到那个曲调。唐玄宗对这首仙乐非常着迷,但是还没有把曲子完全谱写完整,这让他感到非常苦恼。

  现在庙会上还在这里上香的信众,基本上大多都是寻常普通百姓了。

  但是昨夜零点的时候,山阳城大部分的大人物都已经排队在这里上过香了,许伯安也狠狠地赚了一大票的香火愿力。

  这个盆景世界能和现实世界沟通媒介的出现,是多少年出现一次?

  又为何在明朝之后没了沟通渠道。

  唐玄宗醒来后,仍然清晰地记得梦中的景象,非常想把那首乐曲记录下来,让乐工们演奏,让歌女们跳舞。他白天黑夜都在想这件事,每当想到一个音符,就马上记录下来。

  这更加能说明,这位车夫的确是不一般的很。

  许伯安随便观察了一下“福膳庄”,这是一幢三层高的酒楼,虽然不像是路旁那些小店一样人声鼎沸,看上去很是生意红火热闹,但是这里的客人一看便是非富即贵的档次。

  能让这样的文人so客都称赞的舞曲,自然绝非一般。

  许伯安可以肯定,吧台女子的声音,这个车夫是听到了的。

  不过这倒也对,寻常人想要接触一个县府监牢的捕头,似乎也是不够格的。

  福膳庄!

  看到这个牌匾的瞬间,许伯安霎时便想起了之前在“聚香坊”曾经听一个叫做季有成的老板提起过“福膳庄”这个名字,并说过那是他的产业。

  唐玄宗对这首曲子极为喜爱,不仅在宫廷和贵族士大夫的宴会中频繁表演,还亲自对其进行了改编和创作。

  所以很难想像,这样的曲子得多么的精妙绝伦!

  没错,真的很难想像,也只能靠想象了。

  许伯安因为当时这个马车车夫的藏拙和高超身手,才特别关注了他的长相,所以此时此刻,许伯安才能在数万人中,一眼就认出了这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