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一百一十六章 硝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六章 硝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这次裁减冗官中,遭裁减的最严重的其实不是九卿,而是三公府。

  从丞相府拆分而来的三公府,早就形同虚设多年,其中的权职绝大部分被九卿、尚书台侵夺,连三公都成了虚职,可见他们的属官。

  三公府大大小小的属官,直接间接,高达五百多人!

  在罢三公府时,其所属的大小官吏,陆续以各种名义,被分配到了九卿、尚书台、御史台等各府寺。

  但在王允的计划中,他们是‘完全冗余’,被划定为裁减对象。

  司隶校尉,唐府。

  唐瑁近来有些不顺心,朝廷对于司隶改革的停滞,不断给他施加压力,偏偏上下掣肘,令他举步维艰,不堪其扰。

  后院,他身前站着三个人,都是司隶校尉下的从事史。

  其中一个小心的捧着一块玉递上去,谄笑着道:“唐公,这据说是前朝窦太傅所有,下官不太懂,请您掌掌眼。”

  唐瑁一惊,连忙双手接过,放在眼前,细细打量。

  温润细腻,色泽通透,一看就是好玉!

  唐瑁激动的难以控制表情,端详半晌,咳嗽一声,目光扔在玉上,道:“嗯,是块好玉,你得好好收着,足以做传家之宝。”

  那人连忙道:“小人哪里养得起这样的精贵之物,那个,要不,唐公,帮小人暂且养一养?”

  唐瑁瞥了他一眼,故作沉吟的道:“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得给你个抵押之物,将来你拿来交换就是。”

  那人当即就道:“哎哟,小人信不过任何人,还能信不过唐公不成,您就受累,替小人养着。”

  唐瑁这才展露笑容,道:“伱这样说,那便这样吧。对了,你们今天来是有公事?”

  三人对视一眼,另一个人一脸小心的抬手道:“唐公,小人听说,朝廷要裁减从事史?”

  唐瑁早就猜到了,这会儿还是点头道:“从事史十六,假佐二十五,朝廷认为太多了,权责不明,冗官太多,需要裁减十人。”

  送玉的那人恭维道:“朝廷所虑极是,理当如此。就是,就是,现在同僚人心惶惶,无法用事,所以我等三人来问问,这个,是否有了名单……”

  唐瑁脸色一沉,道:“胡闹!朝廷大事,岂是你们可以随意打听的!”

  三人吓了一跳,脸色都僵了。

  旋即,唐瑁又淡淡道:“你们三人都不在名单之上,回去好好做事。”

  三人大喜过望,道:“是是。多谢唐公,多谢唐公,下官告退。”

  唐瑁望着如蒙大赦,喜笑颜开离开的三人,目光又转向手里的玉,目光热切的自语道:“真的是窦太傅所有吗?”

  不论是与不是,到了他手里就是,然后,价值连城!

  与此同时,董卓府邸。

  回京后的董卓,那是继续扮演忠臣良将模样,在朝廷里寡言少语,出口必是‘良策’。

  这会儿,他正在府里津津有味的看着歌舞,双眼都在领舞的妙龄女子身上,伸着头,双眼放光,仿佛下一刻就能流出口水来。

  牛辅,贾诩坐在一旁,牛辅大口朵颐,根本不在美女身上。

  贾诩则眯着眼,看着美女,余光不时扫过董卓。

  他有种清晰的预感,董卓必不长久!

  但贾诩还没有想好去处,以他作为牛辅以及董卓的幕僚,敢收留他的人并不多。

  同时,一般人,他也看不上。

  有两个人,悄悄进来,看着董卓正在兴头,站在不远处不动。

  贾诩余光瞥了眼,装作没有察觉。

  一个是太尉府掾史,一个是令史。

  董卓是发现了,但他没有理会,口里不停的喊着‘好好好’。

  又是一阵子,曲罢舞终,董卓这才意犹未尽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笑呵呵的道:“不愧是东都,这般舞姿,在西凉是见不到。”

  “太尉说的是,”

  进来的两人中的令史,接话上前,一脸讨好笑容的道:“这些是洛阳有名的歌姬,下官用了不少时日才将她们请过来的。”

  董卓笑容满面,道:“甚好,甚好。”

  令史扫了眼在座的人,递过一张地契,谨慎又媚笑的道:“下官听闻,太尉在这里住的不习惯,下官刚买下了城东一处宅子,太尉何时有空去看看?”

  董卓哦了一声,道:“令史有心了。”

  却没有接。

  掾史观察着董卓,若有会意的上前,道:“太尉,那些歌姬,下官等都已买下,愿送与太尉,闲暇时解闷,还请太尉勿要嫌弃。”

  董卓顿时展开笑容,道:“掾史这么说,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掾史见着就道:“只愿太尉高兴,下官等还想跟随太尉,多多效力。”

  董卓哪里不知道他们的意思,面上愣了下,好像才反应过来,沉声道:“你等放心,有老夫在,定当无事。”

  两人闻言,大松一口气,连忙抬手道:“多谢太尉垂怜。”

  董卓笑呵呵的,完全不当回事,道:“且坐。”

  两人谢过,坐到了牛辅、贾诩对面。

  贾诩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下,并没有说话。

  ……

  廷尉府,钟繇头疼不已的出了官衙,直接进宫。

  宫里的荀攸不比他轻松,不知道是不是他举荐的人太多,这次被裁撤的人中,尤其是中上级官吏,与他或多或少有关的人占了近三成!

  要被裁撤,自然不会束手就擒,走关系是最正常的动作。

  荀攸躲了很多人,可也有不少人是避不过。

  等钟繇进了尚书台,两人在偏房坐下,相视一眼,皆是无奈。

  王允的裁撤名单,并非是蛮横无理,给出的理由,这边裁撤,那边合并,有理有据,令他们开口都难。

  钟繇坐了一会儿,还是忍住的肃色道:“裁减冗官,除了能够节省钱粮,朝廷也好,各州郡也罢,最重要的,还是为了推行陛下的‘新制’,我觉得,王公好像并没有理会这其中的意思。”

  朝廷的改制,其实基本上到位,剩下就是需要时间来精雕细琢。而针对地方,也只是在司隶校尉刚刚开始。

  裁减冗官,除了节省钱粮,也在于为地方改制腾出空间。

  荀攸喝了口茶,忽然道:“我觉得,这次的裁减冗官,不像是王公的手笔,似乎有人在为他出谋划策。”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