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甫坚长与赵云(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甫坚长与赵云(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何太后,董太后这时也进来了,看着浑身通红,皱皱巴巴的小家伙,神情各异。

  何太后欢喜的不行,抱在怀里,盯着小家伙,脸上笑开花,道:“这是我孙儿……跟辩儿小时候一模一样……”

  她激动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之前给刘辩安排那么多女人,刘辩不喜欢,好不容易收了一个唐姬,肚子迟迟没动静,让她忧心忡忡,又安排了不少,但刘辩碰都没碰,以至于让何太后产生了不好的猜测。

  现在,大胖孙子终于在怀里,何太后总算是长松一口气。

  董太后站在一旁,看着这个新生儿,心态有些复杂。

  这个孩子的出生,意味着刘协彻底失去了机会,自然令她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稍加宽慰的是,有了这个孩子,刘协失去机会的同时,危险性也大大降低,朝野不会对刘协虎视眈眈,整日想方设法的弹劾、构陷。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辩的戒心将会少去大半!

  而此时在门外,不止蔡邕在,杨彪,王允,荀攸,荀彧,钟繇等人都来了,站在门口,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心里全是长长松了口气,心底长久以来压着的大石,轰然落地了。

  过了很久,刘辩抱着小家伙,在一众人簇拥下走到门口。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众朝臣见着,纷纷抬手行礼,声音朗朗,在永宁殿回荡不休。

  刘辩比所有人都高兴,看着他们,大声道:“赏!群臣放假三天,今晚大宴!”

  “谢陛下!”

  朝臣们同样回应着,再次拜下。

  刘辩没有多说,交代几句,让潘隐安排,便又抱着小家伙回去。

  群臣们聚集在一起,在内侍的指引下,三三两两,依依不舍的离开。

  走在最前面的是杨彪,而后是王允,皇甫嵩等人,所有人都带着笑容,一脸和气。

  甚至于,杨彪还回头,与王允寒暄了几句。

  王允漠然的脸上展露笑容,客套的抬手。

  两人之间还没完全掀起的‘决战’,在无声无息中消弭不见。

  朝臣们都很振奋,但最开心的,莫过于蔡邕了。

  他走在人群中,并不显眼,脸上却充斥着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之色。

  蔡邕本就好名,但在先帝时,郁郁不得志,只有一个小小‘议郎’傍身,空有偌大生猛,却无处施展。

  现在,他不止是太常,女儿更是诞下了皇长子!

  按照大汉皇室传统,用不了多久,他或许便能位极人臣,一展平身抱负!

  蔡邕这边正畅想着,身边的同僚们好像突然会意过来,热情的与他招呼,客套。

  没用多久,出永宁殿的人群,走向朱雀门的一大群人,分做了四部分。

  杨彪领头,有少量跟随者。

  随后是孤零零的王允。

  而后是荀攸,荀彧,钟繇等四五人。

  再后面是一大群人,围绕着蔡邕,主要以六曹侍郎、九卿少卿等为主,林林总总十多人。

  潘隐很忙,忙着布置大宴的场所,又要跑去御厨,然后是刘辩身前身后。

  随着皇长子的出生,整个皇宫如同过年,忙的一塌糊涂。

  待等晚上,刘辩带着小家伙出现在却非殿,让朝臣们亲眼看过,便又送回后宫。

  他与群臣开怀畅饮,比刘协大婚时还要热闹。

  皇宫里的喜庆,是会溢出的,洛阳城继二连三的喜事,对于冲淡朝野各种龌龊是相当有用。

  ……

  三天后,景福殿书房。

  蔡邕站在刘辩对面,介绍着递过来的几个字。

  这是在给皇长子取名,刘辩坐在椅子上,盯着纸上的几个字,实际上只是盯着一个:绍。

  “绍,可以。”

  刘辩审视了好半晌,轻轻点头道。

  ‘绍?’

  蔡邕心中大动,连忙抬手道:“臣这便去通知宗正,录入碟谱。”

  刘辩嗯了一声,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玉牌,上半部分是‘刘’字,下半部分是空的。

  又看了眼‘绍’字,刘辩握着刻刀,小心翼翼的刻写。

  潘隐从外面悄步进来,见刘辩神情专注,不敢打扰,无声的又退了出去。

  刘辩刻的极其认真,一丝一毫差错不敢有。

  这种玉极其珍贵,但凡错一点便浪费了。

  足足半个时辰,刘辩才停手,又吹吹、磨磨,小心的补全,力求完美。

  直到刘辩放下刻刀,开始穿玉绳的时候,潘隐才小碎步过来,道:“陛下,六曹开始搬了。”

  刘辩头也不抬,道:“命典韦挑选三百禁卫,以护卫六曹等官衙。”

  潘隐应着,又道:“陛下,御史台那边有声音,请求御史台也搬出皇宫。”

  刘辩穿好玉带,拎在眼前,仔细打量了一眼,很是满意的点头,与潘隐道:“怎么样?等羊儿大一点了,给他带。”

  羊儿?

  潘隐一怔,旋即若有所悟的道:“陛下,殿下的乳名是羊儿吗?”

  刘辩目光都在玉牌上,道:“对,大名绍。”

  ‘绍?’

  潘隐咀嚼着这个字的意思,心中暗凛,陪着笑道:“陛下亲手所刻,殿下一定喜欢。”

  绍——接续,继承之意!

  取‘绍’字为名,不言而喻!

  刘辩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御史台不动。再传话出去,不要再往宫里送礼了。”

  刘绍的出生,宫里宫外很受震动,一些人开始以各种名义,往宫里送礼。

  不止是蔡文姬的永宁殿,包括了何太后的长乐宫都没放过,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是,小人这就去传话。”潘隐应着,便要转身出去。

  “再给尚书台传话,做好秋收的准备。”刘辩将玉牌收入抽屉,又道。

  潘隐急急转过来,道:“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