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三百八十八章 帝心(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八十八章 帝心(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你父亲怕颍川党吗?”

  对于杨修的劝说,王朗丝毫不在意的问道。

  杨修认真想了想,道:“父亲并不在意颍川党。”

  杨彪在位的时候,‘颍川党’只是初露苗头,相比四世三公的杨家,荀攸,荀彧,钟繇都是不起的小辈,甚至于根本不值一提。

  王朗神情淡漠,道:“我也不在意。”

  杨修不解其意,道:“老师,颍川党占据大半朝廷,他们要是发难,老师,怕是也不好应对吧。”

  王朗看着杨修一脸的担忧,忽然笑了,道:“在朝廷的这几年,我发现了一件事,看似寻常,微不足道,却是身为人臣,无法逃避,但又是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

  杨修双眼大睁,有些不可思议,道:“关键所在?老师发现了什么?”

  王朗双眼里出现了一丝得意,坐好一点,道:“两个字:帝心。”

  杨修面露思索,好像听懂了一些又不得要领,抬手道:“还请老师指点。”

  王朗对于杨修这个门生还是很喜欢的,倒也没有藏掖,道:“简而言之,就是宫里陛下的心性与作风。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在陛下的心中,国政大于一切。所谓的舅舅,也就是何大将军,到后来的袁家,王允,以及你父亲,不论声望、功劳亦或者是品德,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为他处理国政。”

  杨修轻轻点头,这一点他是深有体会,他父亲为了避免杨家重蹈袁家覆辙,在相位上,一直是‘无为而治’,这一点令宫里大为厌恶,以至于朝野众所周知。

  “再到如今的‘颍川党’,”

  王朗继续说道:“这些人都算是年轻人,是陛下着力培养,取代先帝时期之人,是属于他的朝臣。这些人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在陛下继位以来,一直支持陛下又躲开了各种纷争,最重要的,他们能为陛下做事。中平年以前的弊政,基本上都是‘颍川党’在清理,这是陛下最看重的一点。”

  杨修有些听糊涂了,道:“既然陛下如此看重他们,老师为何还公然与他们为难?尤其是在尚书台,还与曹操密谈。这不止‘颍川党’会记恨,陛下也会猜疑吧?”

  王朗得意一笑,道:“你还是没明白。陛下看重的,是做事的人,重点在做事,而不是人。这个‘人’,在过去可以是阉党,可以大将军何进,也可以是袁家、是王允,还可以是董卓、袁绍等等,现在是‘颍川党’,为什么,不可以是我?”

  杨修似乎听懂了,可还是困惑不安,道:“老师,伱到底要做什么?”

  王朗自信的拿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道:“对于‘颍川党’,我完全可以不用在意。我只要做事给陛下看看就行了,只要我在做事,‘颍川党’与我为难,那本质上就是为难陛下。这种时候,陛下会倾向我。”

  杨修彻底明悟了,却皱眉道:“老师,一定要这么做吗?不怕与虎谋皮吗?”

  在杨修看来,他老师这个举动太过危险了,‘颍川党’气候已成,一旦真的对王朗动手,未必还会有王朗自证的机会。同样的,那曹操也是大麻烦,不应该轻易触碰,尤其是在尚书台,宫里的眼皮子底下,简直形同挑衅!

  王朗脸上浮现笑容,道:“我就是做的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不怕陛下知晓。至于曹操,大司马已经告假多日了,眼见要不行,曹操这位信任大司马,即便有些冒险,也须结交。”

  杨修总觉得王朗的话哪里不对劲,百般思索,忽然道:“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

  王朗向来知道杨修聪慧,见瞒不过他,便道:“其他事情,你暂且无需知道。还是那句话,你在尚书台,埋头做事,其他的不要管,不听不闻,过一段时间,我将你外放出去,省得我们担心。”

  杨修听到王朗这么说,不再多言,抬手道:“学生让老师担忧了。”

  王朗看着杨修,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轻叹道:“朝局晦涩,人心不古,我与你父亲能做的并不多,将来,能否再兴大汉,还要靠你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