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汉家功业>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灾人祸(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灾人祸(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刘辩走出了破庙,开始徒步的冒雨而行。

  他原本就有点着急,离京日久,说不得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皇甫坚寿的这封信,促使刘辩回京的心更加迫切了几分。

  大雨磅礴,道路泥泞,哪怕刘辩选择最为见识的砂石路,还是步步维艰,行走的十分缓慢。

  更何况,他们身后还有人在尾随。

  不知道走了多久,赵云一身蓑衣的追上来,在刘辩身旁大声道:“陛下,那些人退走了。”

  刘辩一手撑着伞,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望着前路,道:“不要掉以轻心。”

  “是。”赵云应道。

  刘辩走了几步,鞋子已经湿透,裤子半湿,道:“最近的是萧县?”

  卢毓相对轻松一点,道:“是萧县,再近一点的便是相县。”

  相县,是沛郡治所,也是豫州的治所。

  刘辩沉吟一阵,道:“好,去萧县。”

  卢毓一怔,欲言又止。

  这位陛下行事还真是捉摸不透,原本,他们都以为,此行目的地是相县。

  而外面的人,则认为,刘辩还在下邳。

  远远跟随刘辩的一行人,这会儿远远退后,没有再继续追踪。

  一个年轻人握着刀,与边上的桥瑁道:“先生,他们不过五百人,我们有一千人,不管偷袭还是埋伏,胜算都在我们,为什么不进反退?”

  这个年轻人确实疑惑,再三进言,可这位来历高深莫测的先生,似乎十分忌惮那群人,一直不敢上,一有风吹草动就跑,胆小如鼠。

  桥瑁面无表情,头发丝都是雨水,一身蓑衣,像是一个瘦弱的老农。

  他望着西方,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磅礴大雨。

  他面无表情,没有理会身旁年轻人的问话,而是在思考。

  确实有好几次,桥瑁忍不住的想要发兵,博一个天赐机缘。

  可是犹豫再三,他还是放弃了。

  一个是没有把握,刘辩明明知道有大股追兵,非但不跑,反而休息了一晚。

  桥瑁也曾怀疑刘辩是虚张声势,故布疑阵,不知道是畏惧还是疑心,他没有动手,一次次的错过。

  第二个,则是在考虑,现在要是杀了刘辩,洛阳城扶持一个小皇帝上来,反而会坏了他现在筹谋的大计!

  权衡了一遍又一遍,桥瑁还是放弃了,只能目送着刘辩渐行渐远。

  ‘罢了。’

  桥瑁心有不甘的叹了口气,道:“还有机会,走吧。”

  年轻人对桥瑁有些腻歪,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读书人的臭毛病。

  而这会儿,身在相县的刘备,已经收到了刘辩的飞鸽传书。

  刘关张三兄弟,对着这封‘私信’研究了小半个时辰,依旧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刘备愁容满面,心里渴望有个谋士,能为他排忧解难。

  关羽似乎看出了大哥的心事,眯着丹凤眼,道:“兄长,依我看,陛下是要你准备兵马,随时出兵彭城国,或许彭城那边有所异动。”

  张飞立即扯着嗓子道:“彭城太守是笮融那厮吧,我记得大哥还上书举荐,夸奖过他。”

  刘辩神情微变,道:“莫不是那笮融出事了?”

  关羽皱眉,与刘辩认真的道:“兄长,此事须慎重,一旦那笮融真的犯了大罪,切莫牵连兄长。”

  张飞紧张的看着刘备,道:“大哥,你说怎么办!?”

  刘备也才想起来笮融的事,瞬间就觉得,前面的半个时辰全是废话,心中的压抑更重了。

  “遵旨吧。”

  刘备没有其他办法了,道:“先调兵,将彭城监视起来,一旦有异动,先发制人。”

  “兄长,”

  关羽丹凤眼闪动,道:“是否要与那张辽通气。”

  刘备点头,道:“应当,我这就写信。他是陛下的亲信,知晓的肯定更多,与他通气,再好不过。”

  这时一个小厮模样的少年进来,道:“主人,田府君那边来消息,说是尚书台要求豫州将去年所有收支账簿呈送上去,田府君请主人早做准备。”

  刘备面露疑惑,道:“账簿?尚书台要这些做什么?”

  关羽,张飞同样面面相觑,一时间接不上话。

  刘备的话,按理说是有问题的,毕竟尚书台要求地方呈送收支账本,那是理所当然。但问题在于,尚书台几乎没有给豫州拨付过一分钱粮。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