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不革命> 再请假一天(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再请假一天(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相当于皇帝带所有宗亲投资,还能给家中的子弟一个出路。

  当今皇帝的投资眼光,没有任何人会质疑,只要是他组织的产业,几乎就没有不是大赚特赚的。

  如果一定要找区别,那就是有的早盈利,有的晚盈利而已。

  还能给宗室子弟安排工作,让他们未来有事情做,自然也能得到一份工钱,未来多一个选项。

  对于现场的皇室宗亲而言,这当然是绝对的大好事了,自然也没有人会反对。

  原本因为强制教育的事情,心中出现的些许纠结也一扫而空了。

  如果朝廷的主要官员都在现场,听到朱简烜的这种规划,多半会感到忧虑的。

  大明以前也成立了很多官营公司,在大明本土和海外搞工业建设。

  但以往的官营公司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官营,都是由朝廷直接掌握股权和分红,当然也由朝廷直接管辖的。

  现在这个皇室产业公司,却是隶属于皇室成员们的。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公司未来会不会受朝廷的监督和管理?甚至于会不会向朝廷交税?

  这到底是皇帝利用权力给宗室谋利益,还是想要拆分现有朝廷体系的权力?

  但是现场没有几个官员,朱简烜也没有给任何人质疑的机会。

  朱简烜现在这么做,其实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确实是准备在现有的官营产业之外,组建另一套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

  因为大明的工业化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大明的工业化不是完全自发完成的,而是国家力量直接启动并迅速扩大的。

  在这个过程的早期阶段,可以集中整个国家的主要力量,由单一公司单独专门负责单一行业的经营。

  能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普及性质的工业基础建设。

  现在大明有了基本的工业基础,整个国家都有了基本的工业力量,就要考虑在同一个行业内开设多个公司了。

  尝试不同的发展方式和方向,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效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具体产品。

  然后就是改变宗室的收入来源,降低宗室对朝廷的依赖。

  未来不能单纯依靠朝廷直接拨款,应该逐步转变为主要依靠产业利润生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明的城市化比例和识字率都在不断上升,能够思考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大明朝廷的效率极高,力量也足够强大,财政收入同样庞大,现在直接拨款养活宗室不是一个问题。

  一旦朝廷效率降低,腐败大规模滋生,财政收入不断降低,朝廷需要想办法筹钱的时候,就会有人考虑这个问题了。

  宗室如果完全依赖朝廷拨款生活,还不在朝廷之中担任重要官职,那宗室面对朝廷也不会有话语权。

  如果官员集体要求缩减皇室开支,那后世的皇帝和宗室应该也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

  如果宗室依靠自己的产业生活,甚至能因为产业成为朝廷的制衡力量,那宗室的实际地位才能得到保障。

  这样也能培养、锻炼宗室成员的能力,筛选出有各方面天赋的宗室成员,不至于全都变成废物。

  最后就是给宗室子弟们一个常规出路,把宗室人口从单纯的负担变成资源和力量。

  朱简烜自己现在就已经有六十多个儿子了,等到自己六十岁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有上百个儿子。

  按照朱简烜设计的皇子培训和继承人筛选方法,自己这些儿子也都会有大量的子女,自己可能会有上千个孙子。

  如果要求其他宗室爵位也按照竞争的方式继承,他们的子女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

  自己的后代数量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指数膨胀。

  如果不提前做好规划,这些皇室子弟未来会变成一个尾大不掉的包袱。

  所以要搞义务教育,同时建立皇室产业公司,通过朝廷政策支持,让这个体系快速发展起来。

  让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形成制约朝廷的力量。

  朱简烜宣布完了这两件大事,今天的家宴也正式开始了,现场的所有人都带着心思开始吃饭。

  朱简烜也在现场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回到什刹海边的寝宫休息。

  皇室家宴结束后,其他人也回家等过年。

  第二天,也就是天工十七年正月初一,朱简烜在大公殿升座,举行新年朝会。

  所有藩国君主和在京近支宗室、勋贵、官员再次集体朝拜皇帝。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