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不革命> 第三六一章 从莫斯科到弗拉基米尔(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六一章 从莫斯科到弗拉基米尔(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都快趴下,用俯卧撑的姿势,双手撑着地面,炸弹落下来的时候,把胸腹部都抬起来,不要贴在地上……”

  亚历山大是沙皇,让他蹲下躲避还行,但是要趴在地上的那种动作,就实在是有一点侮辱性了。

  通讯兵看亚历山大一群人不动,赶紧向周围的卫兵大声吼叫着说:

  “所有人都趴下,卫兵快把陛下按下来,记得炸弹来时撑起肚子,否则我们真的会死的!

  “不想死的都按照我说的去做!”

  莫斯科的守军已经有经验了,知道炸弹来的时候怎么躲避。

  亚历山大听通讯兵喊得格外焦急,特别是提到真的可能会死这种词,才在卫兵的保护下趴在了地上。

  那八架飞机很快就来到了众人头顶,确认这里有一群人之后,很快就投下了几枚炸弹。

  一个人的规模很小,从几百的高空投弹,几乎不可能准确的命中某个人。

  炸弹对地面人群的大范围杀伤,主要依靠爆炸冲击波和破片,它们通常都只能在地面以上传播。

  所以人直接趴在坑洞里面,就不会被冲击波直接伤到。

  就算是趴在平地上,也能大幅度减少受到冲击的面积,存活的机会也会大幅度上升。

  亚历山大一行人刚刚准备好,天空中就响起了刺耳的呼啸声。

  如果是一个大铁球自然坠落,虽然也有破空的声音,但这个声音其实不是很大。

  炸弹落下时会有刺耳的呼啸声,是外壳上有专门的设计口哨结构,让气流吹过发出刺耳的声音。

  这种声音是为了给敌人制造心理压力。

  通常是在针对城市、工业区、居民区的轰炸中,也就是战略轰炸的时候的才会用。

  常规部队在正面战场上支援作战的时候通常不会用。

  大明对俄国内陆的轰炸,实际上已经有战略轰炸的意义了,针对的就是俄国的村镇、农田、人口、粮食、牲畜。

  亚历山大一行人也已经熟悉了这种呼啸声。

  每次听到这种声音,身体都会下意识的收缩,下意识的想要躲避。

  而这一次,那种呼啸声变得格外的清晰,听着似乎要直接落到了自己身上来了一样。

  有些士兵还有几个贵族官员,本来已经按照通讯兵的建议趴下了,但是这时候忽然坚持不住的跳了起来。

  他们发疯似的吼叫着向外跑。

  通讯兵这时候却在大吼:

  “不想死的全部趴好,双手撑起肚子——”

  俄国没有防空系统,大明的飞机轰炸的时候,都是超低空投弹。

  炮弹发出的呼啸声响起的时候,距离地面已经没有多远了。

  那几个士兵和官员也没有跑多远,两枚航空炸弹就已经落在了不远处。

  刺眼的火光突然闪现,然后是异常恐怖的巨响。

  大地似乎都震动了起来,恐怖的冲击波裹挟着大量的土块灰尘,呼啸着奔向周围的空间。

  那几个站起来的士兵和官员当场被吹飞了。

  他们在空中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然像是装满了泥土的破口袋一样,摔倒到了远处的地方面上,再也没有了一丝动静。

  周围的其他人,有几个并没有按照要求,把肚子从地面上撑起来。

  在地面震动的一瞬间,他们顿时感觉胸腹剧痛,一大口鲜血立刻就喷涌了出来。

  老老实实用双手撑着地面的人,自觉地双臂剧痛,但是关节上下活动,抵消了震动冲击。

  不过震动和冲击波的伤害,大部分都集中在能量释放出来的那一瞬间。

  人感觉到双臂剧痛的时候,控制不住本能的趴在地上的时候,后续已经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了。

  还有人没怕稳,被冲击波吹得打滚的,也都只是余波。

  这些人受伤都比较轻,轰炸结束之后立刻就能爬起来,可以马上赶紧逃跑转移地方。

  两颗炸弹落地之后,两架飞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低空盘旋了一圈,似乎是为了确认这些人有没有死。

  亚历山大和身边的军官正在犹豫要不要起来的时候,莫斯科城郊的通讯兵这时候已经开口了:

  “可以起来了,不过我们得马上逃走,我们只要往外围跑,明军应该不会主动追击。

  “按照库图佐夫将军的判断,明军就是要摧毁我们城市、物资,以及大规模的集中起来的人口。

  “特别是对莫斯科周围,只要我们不往城市中聚集,而是向外围四散逃跑的话,他们通常不会主动追杀。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马上跑,他们可能会有飞机再来轰炸,他们就是在驱赶我们……”

  亚历山大和周围的官员、将领们,看周围刚才不听话的同伴们的结果,已经知道通讯兵说的话应该都是真的。

  那都是他在莫斯科周围能够活下来的经验。

  不相信这些道理的的士兵和人,肯定已经在前几天的轰炸中死掉了。

  亚历山大等人也不敢迟疑,赶紧爬起来往回跑。

  在通讯兵的引领下到外围的丛林地区活动,走小路绕开莫斯科周围三十公里的范围。

  然后一路向东,小心翼翼的赶了两天的路,穿过莫斯科东部的重要城市弗拉基米尔,然后继续向东来到了科夫罗夫镇。

  科夫罗夫和弗拉基米尔相距六十公里,都位于伏尔加河支流克利亚济马河畔,地理位置非常类似。

  但是弗拉基米尔建城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历史,还直接出现在沙皇的头衔里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