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人在三国当小说家> 164.管宁(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64.管宁(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甘宁如今已经成立了锦帆贼,张辽一心要回复祖上荣光,自己这个身份,想要收服对方那就有些困难了。

  至于说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哪怕是没有加入朝廷,但刘安派人去寻找,人家并不搭理,不将你们给捅出去,那怎么能行。

  当然,刘安虽然有所算计,但总归也是实话实话,并没有弄出什么假消息出来。

  同时也算是为他们扬名了。

  到时候这些人没准还要谢谢自己呢。

  更何况,自己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开始说的那个,没有见过,自然就不知道你们真实实力。

  那么剩下的那些有本事的人,想要上榜怎么办?

  去挑战那帮上有名之人么?

  那肯定不是,毕竟自己说的这些人,有了名气后,还能少的了招揽他们的人物。

  到时候位高权重了,谁会搭理一个小人物。

  那就只有一条路了,就是找自己。

  而自己如今的实力,那还不是来多少人自己收拾多少人,然后在忽悠一番,到时候也就成了自己人饿了。

  这又回答了问题,宣传了自己的名气,又是曝光了一些人,同时还打下了收敛人才的基础,这就是一箭四雕,自己也算是赚麻了。

  刘安看着一时间不说话的白跑男子,又是开口道:“七十七号!”

  “我,是我啊!”

  随着刘安的话音一落下,田畴的声音猛地出现在了众人的耳朵中!

  刘安听到这个声音后,笑呵呵的看向了田畴,开口道:“既然是你的话,那你有什么问题,问吧!”

  “先生,我想知道如何解决乌桓之乱?”

  田畴一脸希冀的看着刘安,开口说道。

  “解决乌桓问题?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但问的地方不对,所以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吧!

  那就是寇可往、吾亦可往!

  只要是大汉的兵锋足够的锋锐,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外族!”

  刘安开口说完这话后,看了看那还有一半的檀香,随即开口道:“三十五!”

  刘安这话一出口,又是一身穿儒袍的男子开口道:“既然是我!”

  刘安抬头看了一眼对方,却是不认识,但就在这事,张青附在刘安耳边道:“此人乃是管宁!”

  刘安听了张青的话,不由的一愣!

  管宁乃是三国时名士、学者。

  其字幼安,北海朱虚人,管仲后裔。

  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赠予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

  管宁成年后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

  少笃志好学,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并且都敬重亲善名士陈寔。

  因华歆好利,而与之分席。

  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

  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

  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

  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

  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就像要在辽东终老一样。

  当时公孙康对外以朝廷的将军太守为号,但在内确有称王之心,想要谦逊的以礼授予管宁官职,让他辅佐帮助自己,但最后还是不敢对他说,他就是如此受到敬畏。

  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就专门用安车前往征召,却不曾答应。

  刘安却是没有想到,这位这么早就来辽东这地方。

  不过刘安也明白,如果对方不了解辽东这地方的话,逃难也不会来这里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