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79黄金时代> 第106章 乐春坊(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6章 乐春坊(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妈,你咋来了?”

  陈奇一愣,父母还是第一次来北影厂找自己。

  “我来告诉你一声,我跟你爸不给伱找房子么?总算找到一处还算合适的,你有空回趟家,带你去看看。”

  “房子不能耽误啊,我现在就有空!你等我一会,我骑车子去!”

  他撒腿就往回跑,不一会,骑着那辆二八大杠出来了。

  于秀丽也不含糊,立马动身。

  北影厂在北三环,一路向南,经过海淀的各所高校,到了二环向东,过什刹海,一直在什刹海的南岸停了下来,又拐进一片胡同群。

  什刹海这一片住过很多名人,张之洞、冯友兰、溥仪的淑妃文绣、郭沫若、花帅、侯宝林等等。老住户都知道,过去经常能碰上花帅在海子边遛弯……

  陈奇进了胡同,先看到了大名鼎鼎的“白米斜街”的牌子,从白米斜街再往南一插,突然拐进了一条小巷。

  巷口钉着牌:乐春坊!

  “明朝一个南方进士在这买了块地,盖了个园子,仿江南景桃红柳绿的,不少文人墨客在此聚会,给取了个名叫乐春坊。到了清末民国,这里开了个澡堂子。

  建国后又弄了个小工厂,反正都黄了,现在破破烂烂的。”

  “……”

  陈奇面色微妙,他上辈子就在京城住,什刹海经常来,知道这个乐春坊,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小巷子。

  地理位置好,紧挨着什刹海,去北海、故宫也不过二里地。巷子一百米长,四米宽,南北走向,不是直的,有点斜形拐弯。

  一共才6个院。

  这地方归什刹海街道管,于秀丽先找了一位街道干部,陪着一起来看。

  “这房子以前是街道工厂,后来分给大家住了,几百年的老房子,头几年着了一场火,就把人迁走了。现在有返还政策,但咱们找不着房主,就想着修好了做宿舍,或者继续开个工厂。

  要不是我跟小于认识啊,还真不想卖呢!”

  街道大妈巴拉巴拉一顿输出。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

  陈奇暗自翻白眼,老妈的说法明明是:房子破损太严重,公家没钱修,正好上头发话允许私人买房,就想着甩包袱!

  仨人到了最里头的6号院,也是最大的一个。

  门口三级台阶,斑驳的朱漆木门,两侧蹲着抱鼓石,青砖灰瓦,满面尘土的气息,跟富丽堂皇一点边都不挨着。

  大妈开了门,吱呀仿佛推开了她青春的岁月。

  陈奇抬眼一瞧,这应该是个两进院,还是那种挺讲究的大型两进院,宽22米,进深30米左右。正常来讲,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

  还能设外廊,由抄手游廊连接,在内院形成一个环形通道。

  不过现在啥都没了,影壁、垂花门什么的早就拆了,加盖了几间不规则的小房子,当大杂院用。除了北房勉强完整,一地的断井残垣,墙壁上还有熏黑的痕迹。

  说破损严重都算轻的。

  “……”

  陈奇转了一圈,心里有了数。

  真要是几百年的老房子,他还不敢住,阴气重啊!

  他现在缺的是地皮,地皮难弄,正好有这么个破院子,扒光了重建,跟自己盖房子一样。不然他就考虑在北海南边、故宫西边,那有一大块地皮,高墙都围着呢……

  “这院子多大面积?”

  “六百多吧,不过我们不按面积算,按房算,一间房500块钱,这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