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箭术开始修行> 第174章 请父皇赴死(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4章 请父皇赴死(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陛下。”

  黑衣僧人恭恭敬敬地说道:“贫僧有一事相求。”

  “何事?”

  隆庆皇帝挥动拂尘:“但说无妨。”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幽幽道:“素闻大盛皇帝陛下想一心向道,是个内心清净的出家之人,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可……”

  他话锋一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陛下既然身为一国之君,就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此乃应尽之责任。

  “修仙问道之事,本该是贫僧这种山野之人才能去做的。

  “若陛下执着于此……

  “不如让出大位,也好专心潜修,说不定反而能在仙途之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是啊陛下。”

  一名百余岁的前朝老臣,皮肤像是枯树皮般,在数人的搀扶下好不容易跪下。。

  此人。

  是皇帝之师,当初的太师,以文封国公爵位,在朝中威望极高。

  “陛下!”

  他的声音由于过于衰老,已然有些听不清楚:“纵观古往今来,陛下已然是在位最久的帝王,将来必定名留青史,倘若再行上古三帝的禅让之事,就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徐太师,朕早就赐过你上朝不拜的特权,何必行礼呢?”

  隆庆皇帝竟然是直接对着前来逼宫的人们下令:“你们还不赶快把太师扶起来赐座?”

  “这……”

  范天发等人一怔。

  但最后还是按照吩咐去做。

  “陛下!”

  徐太师坐在椅子上,也还是坚持说道:“老臣有没有椅子休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盛朝的江山需要休息。”

  “行了,朕听明白你的意思了。”

  隆庆皇帝打断道:“伱们无非是觉得朕老了,昏聩了,想让朕退位,好啊,那你们说说,朕退位之后,你们举荐何人继位?”

  “阿弥陀佛,自然是太子殿下。”

  黑衣僧人转动着念珠:“于情于理于礼,都应该由监国已有四十余年的太子殿下继承大统,方能安定天下,令大盛朝继续昌荣。”

  “太子是不错。”

  隆庆皇帝心平气和地说道:“他打小就孝顺,人也勤奋,抱负也够,能力也不差,你们说的这些都没有错,朕是应该传大位于太子。”

  “……”

  黑衣僧人拨弄佛珠的手指停顿。

  从他们闯入寝宫之后。

  一切都太平静了。

  老皇帝对于他们的态度,简直就像是一场普通到不能再不普通的朝会,仿佛真的是在议论退位立储的事情,而不是一场逼宫政变。

  但皇帝是老,不是傻。

  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大多数人看来。

  老皇帝无非是体面识相。

  “陛下如果真这么认为,就再好不过。”

  黑衣僧人双手合十:“那就请陛下拟诏吧,贫僧在此许诺,陛下退位之后为太上皇,可以居于昆仑山潜心修行,绝对无人打扰。”

  他说话间。

  早就人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笔墨和帛书。

  “好啊,好啊,看得出来,你们都是有忧国忧民之辈,今日所为,也是为我大盛朝的社稷着想,大盛朝能够你们这么一群忠臣良将,江山无忧,只是……”

  隆庆皇帝顿了下,明明音量没有变化,偏偏说出来的话,令人不寒而栗:“朕,真的老了吗?”

  “……”

  群臣沉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从年纪上说。

  今年陛下九十九岁,马上就要过一百岁。

  自然是老得不能再老。

  老百姓有句话,叫作“人过七十古来稀”,就算是高官家庭,靠着宝药养身体,能过八十就算是高寿,活得更久的,万中无一。

  余太师如今一百零二。

  是活得久,但是眼看就是近两年的事情。

  但反观皇帝陛下……

  中年时期病魔缠身,即便后来修道,也三天两头抱病,五六年前,更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直到两年多前,一切忽然好转。

  别的不说。

  数日前。

  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登山赏景就看得出来,年纪越来越大,但身体越来越好。

  “都不说话?呵呵~”

  隆庆皇帝轻声笑道:“看来,在你们的心中,朕也不是老的马上就要死啦,又何故提出退位之事,就不怕朕退之后,天下大乱?”

  “陛下,此言何意?”黑衣僧人说道,“太子继位乃众望所归,又怎会天下大乱?”

  “太子是储君没错,可是诸位爱卿……”

  隆庆皇帝语速依旧不疾不徐,声音依旧令人如鲠在喉:“你们是不是忘了,太子多病,今日又受惊扰,好不容易才卸下监国重担,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养养身子,你们就跑来闹这么一出戏。

  “是准备让太子拖着病体继续操劳国事,然后活活累死?

  “他是太子,是储君,更是朕的儿子。

  “你们不心疼,朕这个当爹的心疼。

  “如果你们非要继续坚持要把太子推到台前来的话……

  “那朕就可真要怀疑。

  “在这群忠臣良将之中,真的有那么一个两个害群之马,别有用心之人了。

  “曹樊,皇爷爷说的对还是不对?”

  最后。

  他轻轻抬眸,看向站在角落里一直没敢说话的曹樊。

  “皇爷爷……”

  来之前。

  曹樊再次三定决心,可当他真来到这位面前的时候,还是有些控制不住的恐惧,他来到众人前,轻轻跪在地上:“皇爷爷说的对,父王他身子确实一直不好。”

  “看吧,朕的孙子也知道。”

  隆庆皇帝坐在地上,可是眼神像是在从天上俯瞰他们:“朕记得,前朝燕国的孝宗皇帝就是如此,在病重的时候硬生生逼着上位,不出两年就操劳而死,留下尚且青涩的太子,留下主弱臣强的局面,然后就开始祸乱朝政。

  “前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盛转衰,不久之后又发生了七王之乱。

  “看来。

  “你们当中有人,书读的不错,还懂得活学活用啊。”

  一场逼宫政变。

  本该来势汹汹,速战速决。

  结果从进门之后就不对劲。

  几句话辩论下来。

  本来以“社稷”为理,想逼迫皇帝退位的群臣,逐渐失去继续下去的理由,竟然是不知道该如何答话,也失去了一开始的气势。

  “陛下。”

  “我等绝无此意!”

  “我等都是日月可鉴的大盛忠臣,所作所为,都是为江山社稷!”

  “……”

  “朕相信你们,你们也是受到奸人挑拨,一时糊涂。”

  隆庆皇帝沉声道:“现在醒悟还不晚,都先出去吧,有什么事情明日早朝的时候再说吧,朕有些乏,准备休息了。”

  “这……”

  群臣不知所措。

  “阿弥陀佛!皇帝陛下,倒是有一手诡辩的好手段!”

  关键时刻。

  黑衣僧人加重语气,他清楚是没有办法维持住表面上的客气了,只得开始抨击:“那我们就来谈谈,陛下闭关修道的这些年,纵容奸佞之臣制造出的朝廷乱象,导致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而不得不退位的七宗罪。

  “一,数十年前,陛下强制要求全国种植无用之灵禾,占据足足十分之一的耕地,这十分之一,恰好就是百姓每年仅有的余粮,至此之后,丰年百姓勉强果腹,每到年末家家干干净净,一旦灾年,就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敢问陛下,这些毫无用处的‘仙草’,每年收入国库之后,到底用来干什么了?除去削弱我大盛国力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二,二十年前,陛下光是修建万寿宫,就耗费当年国库一半的银子,所用木材都是从数千里之外耗费无数人力运去京城,导致当年连赈灾的银子都没有,接连引起三场叛乱。

  “三,南方的土地……

  “……

  “七,也是陛下所作所为之中,最令天下百姓无法忍受的,云州十日!当时的云州,处处透漏着诡异,怎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门户大开,任由蛮族之人屠戮我大盛朝的百姓!

  “开战之前!

  “陛下还私下秘密接见蛮族使者!

  “试问陛下,是否串通巫神教徒,用我大盛朝的百姓,进行了一场血祭!

  “云州十日之后,蛮族厉兵秣马,愈发强盛,陛下所作所为,岂不是在等于帮助贼寇对付我大盛。

  “陛下,何故叛国?!

  “有此七宗罪!

  “陛下还有何颜面自称君父,自称大盛天子?!”

  随着一桩桩罪行摆出。

  先前在老皇帝诡辩之下有些茫然的群臣,再次变得群情激愤。

  隆庆皇帝听完对方的一条又一条的陈列罪状,平静的脸上终于有了反应,但既不是愧疚,也不是愤怒,而是……轻蔑!

  “仙人自有仙人事,庸人自有庸人扰!

  “臣子自有臣子该做的事情,君父也有君父要解决的困难。

  “你们说……

  “灵禾无用!

  “尔等臣民可知,如今西齐、东庆乃至南徐,也都在种植灵禾,难道他们也是故意损耗自己的国力?

  “如果不是朕和仙人沟通,这天下,早就大乱!

  “是朕,替天下,替文武百官,承担了这骂名!

  “至于其他的……

  “朕是君父,没有必要事事向你们解释。

  “都给朕——退下!”

  一声龙吟。

  在队伍的末端,竟然是有数人吓得当场跪下。

  “阿弥陀佛!贪婪无德之人,还在这里空口狡辩!”

  黑衣僧人同样提高声音:“诸位施主,还不赶紧,请陛下退位?”

  “请,陛下退位!”

  事已至此。

  就算是心中有惧怕。

  在场之人也明白早已没有退路,他们齐声高呼,如同雷震。

  “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

  隆庆皇帝没有再答,而是再念出两句诗词后,重新闭上双眼,仿佛眼前发生的一切,都与其无关。

  “铿——”

  兵刃出鞘的声音不断响起。

  “陛下!”

  “今日,你是无论如何也糊弄不过去了。”

  “如果不体面,贫僧就只能帮你体面!”

  “……”

  黑衣僧人点点,示意众人动手。

  “好大的胆子!”

  也就在与此同时。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领着十几名大太监从殿后出现。

  在他们的后方。

  也有早已准备就绪的锦衣卫动拦住退路。

  其中领头的便是锦衣卫中的武圣,长孙旭升。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