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万历明君> 第107章 一箭双雕,鞘里藏刀(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07章 一箭双雕,鞘里藏刀(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当即关切道:“那岳阳王府上下的谋逆大罪,便是罪证确凿了?”

  海瑞跟栗在庭对视一眼,后者以问代答:“驸马都尉准备如何处置?”

  陛下叫上这位宗正,就是要处置涉及其中的宗室。

  这位宗正,自然也是因此来的——年近寿限,又无子嗣,自然要比两位皇帝近才臣处置,要合适得多。

  邬景和早有腹稿,当即站起身:“我立刻去一趟岳阳,处置岳阳王府。”

  他正要转身离去,又站定脚步。

  回身又提前通气解释了一句:“按照临行前的意思,辅国中尉以上,镇国中尉等,不必上奏,直接赐死。”

  “以下,奉国中尉,及郡君、县君、乡君等,便不要再诛连了。”

  “王府田庄、产业,我会着人暂时收归为皇庄园、皇产。”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郡王诸子授镇国将军,诸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

  岳阳王府经历均、荣、显、英数辈,已经跌落到奉国将军了,甚至镇国中尉都并不多,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再往下未得将封号的,就是不得势的旁系了。

  放一马也是陛下有好生之德。

  当然,具体处置,也看有无涉案。

  海瑞跟栗在庭,明白邬景和只是单纯通个气,并非与他们商量。

  便点了点头,并未表态。

  栗在庭倒是若有所思。

  不是收归田庄、产业,这在意料之中——毕竟孙隆作为司礼监太监,巴巴跟来,不可能只是为了给他们端茶倒水。

  而是那句不要诛连……他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圣上给这些偏系宗室们免罪,留了一条活路,恐怕不仅仅是施恩。

  海瑞没想太多,略显随意地点了点头:“驸马都尉自为之。”

  说着,便将这些岳阳王府案,署有按察司衙门印章、钦差各自签字的卷宗,送到了邬景和面前。

  邬景和也不继续打扰他们谈话,接过卷宗,转身出了门去。

  海瑞二人见礼目送。

  过了半晌,邬景和背影消失,两人才收回目光。

  栗在庭心中忍住有些感慨,成国公与邬驸马,当真胆魄不凡。

  眼下只是一两座王府,湖广可不止这么点。

  嘉靖八年,湖广有封号的宗室有五百八十七人,如今四十余年过去,已经增长到二千余人。

  按照皇帝所言,将军封号以上,涉及谋反者赐死,那恐怕就得杀近三百人!

  这等杀孽,两位动手之人,恐怕难有好下场。

  嗯,没错,确是有这么多涉案的宗室!

  除了荣王府一无所知外,楚、岷、襄、荆、吉,各藩几乎都或多或少,牵扯其中!

  栗在庭正想着,海瑞的声音将他的意识唤了回来:“方才提及三司的事情,就麻烦应凤了。”

  这是邬景和来前,二人商讨之事。

  前者回过神来,当即回应道:“琼山公言重了,这是我的本分。”

  他神色有些凝重的感慨了一句:“只是没想到湖广地方,糜烂到这个地步。”

  上月,他循着赵贤给的线索和人手,往土司走了一趟。

  对着当地夷人用赏银开道,好歹抓了一批私下贸易的商贩,截获了一批兵甲。

  一路追查下去,与宗室有关就不必多说了,结果的湖广地方官吏,也大多牵扯其中。

  尤其是都指挥司!

  甚至会将朝廷发的兵甲,刮掉铭字,卖给夷人。

  难怪去年汪道昆说湖广有剿不完的匪!

  海瑞看了他一眼,良久,才语重心长道:“只是贩卖铁器兵甲给夷人罢了。”

  “应凤有机会到三晋、到东南看看,就明白什么叫官匪一家,病入骨髓了。”

  栗在庭没有作声。

  这一趟来湖广,学到的东西太多了。

  恰在这时,一名太监走进公堂之中,轻声道:“栗给事中,海御史,前院来了个鬼祟的人,不说身份,只说跟海御史约好了。”

  栗在庭疑惑偏过头。

  海瑞挥手让太监先下去,将方才翻乱的卷宗合上。

  这才抬头迎上栗在庭的目光:“是那位武冈王世子,说是有重要线索揭发。”

  “应凤要不要一同去见见?”

  栗在庭沉吟片刻,拱手道:“固所愿。”

  他顿了顿,又好奇道:“这位世子,要揭发何事?”

  海瑞一向肃然的脸上,也不由露出古怪之色:“说是,要揭发他的宗叔东安王朱显梡,命令朱英琰杀害张楚城、而后又密谋暗杀朱英琰之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