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万历明君> 第13章 各有谋算,飞蛾赴焰(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章 各有谋算,飞蛾赴焰(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想到这里,高拱更不耐烦张四维这个,以小人之心揣度他的货色了。

  他拂袖一指:“从侧门出去。”

  高拱积威日久,张四维不敢再多说,连忙止住话头。

  但他却没有离开,反而又提起另外一事:“元辅,弹劾冯保的奏疏,我用太监陈洪的路子给您送进去了。”

  “不过……冯保深受李氏信重,一些贪腐,隔绝内外之词,恐怕没什么用吧?”

  现在晋党是在高拱身上下注了,投资这种事,他自然要好生过问一番,否则出了纰漏就晚了。

  高拱瞥了张四维一眼,嘲弄一声。

  他捻着胡须,脸上显得有些得意,开口说道:“本阁昨日受了气,要是没动作,岂不更会让他起警惕之心?”

  “这不过障眼法罢了,且让他先得意几日,本阁的真正的手段,还未使出来呢。”

  他从桌案下,拿出一份奏疏《新政所急五事》。

  张四维刚看到封皮几个字,高拱便又收了回去。

  他连忙问道:“元辅这是……”

  高拱没有正面回答:“届时你就知道了。”

  “本阁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要将司礼监按死!合我内阁、六部九卿、言官士林、及各地方督抚之声势,李氏也挡不住!”

  张四维不敢深究,连忙阿谀道:“元辅胸怀山川,渊图远算,是我多虑了,我晋党定做元辅附骥之尾。”

  高拱淡淡得看了张四维一眼。

  心中盘算着内阁实相权之后,如何打烂拆散这些晋党浙党,面上却告诫道:“好了,回去多跟杨博学学,别整天琢磨你那些蝇营狗苟。”

  张四维再度被赶,无奈行了一礼,准备退出去。

  刚退了一步,他似乎想起什么,又顿住了。

  突然开口道:“元辅,张居正明哲保身,高仪首鼠两端,恐怕都不能托付大事。”

  “今晨,我看到皇太子对高仪孺慕非常,二人关系似乎非同一般,高仪未必会赞同元辅虚君实相之事。”

  别看高拱如今大权在握,其实每一名阁臣都不容小觑。

  若是真给高仪打出尊主上威福的保皇党旗帜,只怕麻烦不小。

  高拱却不以为意。

  他为了成事,才将内阁之位,许给晋党跟南直隶这些结党营私的白眼狼,也就是团结各方罢了。

  等内阁从他手里交出去的时候,必然是已将这些结党之徒都淘撤干净,留下个能者上劣者下、能治国理政的中枢相府。

  真的做事,还是得依靠高仪、张居正这些心怀公事的循吏。

  现在营私之辈还说起高仪张居正不可靠了,真是到倒反天罡。

  他摆了摆手,随意说道:“既为文臣,焉有不赞成此事的道理?”

  “再者,子象白圭二人,万事以我马首是瞻。”

  “虽然我还未跟他们交底,但……”

  张四维壮起胆子,突然打断了高拱:“元辅,三思。”

  高拱蹙眉看向他。

  张四维见状,连忙劝道:“元辅,若届时事有不成又如何?”

  “我等微末之身还能相安无事,但您这样的阁臣若有参与,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既然您与他们私交甚笃,何不为他们多想想,这也是为他二人好。”

  似乎这句话打动了高拱。

  他略微思索后,终于缓缓点头。

  高拱开口道:“也罢,届时我会让高仪告病暂休,张居正视山陵。”

  所谓视山陵,就是去检查先帝的陵寝,修得怎么样。

  历来都要阁臣领头。

  一来一回,要耗些时日的功夫。

  张四维松了口气,这次终于退了下去。

  -----------------

  注1:宣府镇巡奏本年上半年在城并各路城堡原额骑操及召募抽充官军新增关买马五万一千五百二十一匹见在堪中三万一千三十七匹事故等项未买二万四百八十四匹。——《明神宗实录》

  注2:隆庆五年正月,发太仆寺银二万五千两,给宣大山西三镇买马,从总督尚书王崇古请也——《明穆宗实录》

  注3:隆庆六年二月,发太仓银一十二万七千三百余两于宣府,一十五万七百两于大同,八万九千六百余两于山西,充主客兵饷。——《明穆宗实录》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