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万历明君> 第141章 征其质地,推其常变(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41章 征其质地,推其常变(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不过……通船恐怕要再晚上半年。”

  资金压力缓解的同时,工程进度自然要慢些。

  朱翊钧对此只能和解——资金不够全款,还赶什么工期。

  “两年半就两年半罢。”朱翊钧大手一挥。

  朱衡暗自腹诽,先前是皇帝催得急,如今看着花费甚多,立刻就不急了。

  也是个不当人子。

  朱翊钧浑然不知朱衡在腹诽自己,只将目光放回王国光身上:“大司徒,这第一期工程,由太仓库拨二十万两,如何?”

  王国光听到这个数字,终于才有了反应。

  他腾然起身,朝皇帝行礼:“臣遵旨!”

  朱衡欲言又止。

  这时候,朱翊钧再度看向朱衡:“朱卿,剩下的五十万两,工部节慎库出三十万,朕的内帑出二十万,何如?”

  这话一出口。

  朱衡面露喜色,殿内其余十二名大臣,纷纷愕然。

  恩?

  是不是听错了?

  正当众人惊愕之际,新任的户科都给事中陈吾德,突然毫无征兆地,趴在长案上抽噎起来。

  不知道陈吾德闹的哪一出。

  众人循声看去。

  只见陈吾德抹了一把眼泪,起身下拜请罪:“臣殿前失仪,请陛下治罪。”

  朱翊钧好奇道:“卿何故如此。”

  这厮先前还在弹劾张居正,一口一个治政激进,有碍国本。

  今日叫来开会,未尝没有思想教育的意思。

  结果现在莫名其妙就哭起来了,这些老儒生的脑袋,实在不好琢磨。

  陈吾德哽咽不止,回道:“陛下容禀,臣是想起了先帝……”

  “隆庆四年五月,先帝催买年例金宝,臣等及户部执奏停止,俱不蒙俞允。”

  “彼时,府库空虚,小民困竭,库藏所入不足以侍一年之出,边方年例,奏发无时,畿省饥荒,求济不已,司计之臣,方日夜忧怀,计未有所出。”

  “臣斗胆之下,不顾人臣体统、上下尊卑,竟上疏指斥乘舆,言称先帝甘心游乐,心无天下,充实私囊,误国欺公,先帝大度,只将臣贬谪。”

  “今再度复起,方才眼见陛下之行事,回想依稀之种种,不由感时伤怀,潸然泪下。”

  这话说出口,群臣也难免想起了当初国库空虚,先帝还伸手要钱的日子。

  又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御座上的这位。

  一时间思绪万千。

  朱翊钧见陈吾德这模样,自然不会责备。

  他示意这位有德之人归座,伸手虚虚按了按:“继续说正事罢。”

  “朱卿,钱内帑既然出了,且不说内臣督工这等应有之事,还有这航线、地理、水文、工程等一应案卷,附带雕版,皆要给内廷、国史馆、内阁,三方备案。”

  这种大型工程的资料,肯定是要做好多方备案的。

  为什么永乐年间能做出郑和宝船,现在出个海都费劲?

  还不是因为工程资料不保存,动辄烧毁藏匿。

  你说文渊阁大印、佑国殿供的金圣像、御前珍珠袍,这些被盗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这科研资料也不知道盗去干什么,以至于现在连考古式科研都费劲。

  朱衡对此乐见其成,别说皇帝出了二十万,皇帝就算分文不出,他也没理由拒绝这种事。

  他拍着胸脯道:“臣必定一字不差,将其备送三方。”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起另外一事道:“现在造船的进展如何了?”

  朱翊钧今年没怎么过问造船的事,毕竟进展肯定快不起来。

  海船跟漕船不一样。

  明朝造海船的巅峰,就是永乐初年,最高一年的产量就有沿海海运船二百四十九只,郑和宝船更是巅峰之作。

  之后就是停停又造造,造造又停停。

  永乐十二年,议罢海运,不允,十九年再议,暗有削减。

  到了正统元年,“一切造作悉皆停罢”,直到几年后英宗亲政,再度复造。

  当然远海是别想,只能跑跑沿海海运,几个船厂再度复建,“正统七年、令南京造遮洋船三百五十只”,耗时三年,好歹是造出来了。

  但土木之变前后又不行了,先罢海运,再减产,“止存一十八只”,海运名存实亡。

  弘治十六年,复减四只,正德四年,前船俱罢,五年议复造,未几,嘉靖三年奏罢。

  到了隆庆五年再开海的时候,已经实质上停了百年,只能“支节慎库银一万五千两,并淮扬商税银一万五千两”,到民间“雇觅堪用坚固海船”。

  所以,从隆庆五年,一直到今年所试运的海运船只,都是去民间搜刮来的船只,加以“加修完备,装载漕粮”。

  至于官造的海运船?这不是还在考古式科研嘛。

  即便明知情况这样艰难,言官们仍然弹劾“海船不固,多有倾覆”——不是技术不行,是海运本身就不行。

  实际上,去年王宗沐被言官风闻奏事,弹劾海船倾覆这一事,历史上万历皇帝没挡住,再度“罢海运,船亦停造”。

  其阻力可见一斑。

  朱衡斟酌片刻,回道:“陛下,沿海运输的遮洋船,已经作出了模船进行整备,现下已经下发到了漕运衙门所属清江督造船厂、仪真厂,这两年应当能陆续生产了。”

  “按照旧例,清江每只给银二百五十两,仪真每只给银二百九十两,预计先产一百四十条。”

  “至于远洋船只,制程庞杂,工艺精巧,额……还要些时日钻研,今年工部去年投了六万两进去,还未见成效。”

  这厮还真是句句不离银钱。

  朱翊钧忍不住腹诽一句。

  旋即又陷入沉思,这远洋宝船的进度,有些慢了。

  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沿海跟出海的船虽然都是海船,但沿海的海运船只总归在本土,好在安全,又有频繁停靠港口的优势,约莫八丈二尺的船身,试错成本低,考古式科研也来得快。

  远洋船只不一样,要抵抗风暴,填充补给,舰载武器,小了根本没办法远渡重洋。

  几乎都是动辄十余丈——先不论已经没有技术资料的郑和宝船,目前能有技术资料的最大海船是“册封舟”,船长十五丈(约四十七米),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

  船大了一倍,制造难度自然不是一个级数,光是木料都不好挑。

  但情况归情况,心情归心情——一众勋贵、国戚都还等着宝船,出海贸易呢。

  朱翊钧沉吟了半晌没有言语。

  一众大臣也默不作声,远洋宝船是皇帝力推的项目,各部衙门积极性其实都不高。

  好一会之后,朱翊钧看向朱衡,征询道:“远洋宝船约莫还有多久能造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