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四百零六章士为知己者死(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零六章士为知己者死(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杨正山起身拜谢道:“臣谢陛下恩赏!”

  武信侯完了!

  侯府和赐田都被剥夺,那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或许还会祸及家人。

  不过这跟杨正山无关,他得了一座侯府和八千亩赐田,这笔收入可不小。

  要知道武信侯祖上也是国公,只是因为一代代传承下来,现在变成了二等侯了,爵位虽然降低了,但武信侯的侯府却是国公府的规格。

  单单是一座侯府,就价值万金。

  承平帝当真是看重杨正山,否则绝不会将这座府邸赐给杨正山。

  两人聊了小半个时辰,承平帝的精神有些疲惫,便让杨正山退下了。

  而等杨正山走出皇城的时候,眼中多了一份复杂的情绪。

  承平帝对他当真是即赏识,又信重。

  这让对皇帝老儿不感冒的杨正山都有些感动了。

  在杨正山的观念来,皇帝老儿也是人,一直以来他对皇帝老儿一直没有什么忠君的思想,可今日见到承平帝,他突然觉得承平帝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让他不自觉地对承平帝多了几分崇敬之心。

  他这一路走来,帮过他的人不少。

  周兰、赵远、刘元府、王彬、梁储等等。

  杨正山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所以他从未忘记这些帮过他的人。

  而如今,承平帝对他如此信重,又对他如此赏识,也让他对承平帝有了些许感激的情绪。

  承平帝没有免去他的侯爵,还赐下了府邸和良田,并且还认同了之前他上奏的提议。

  这与太子给他封侯不同,太子只是利用他而已,将他当棋子使用。

  而承平帝却出于对国事的考虑,认可他的能力,支持他的提议。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老夫今日终于体会到这种心情了!”

  杨正山心里暗道。

  ……

  待杨正山走出皇城,也就意味着朝堂上的皇位之争拉下了帷幕。

  不过翌日早朝,杨正山也终于见到了这一场闹剧的最终结局。

  身为新晋的靖安侯,杨正山也有上朝的资格。

  早朝之上,承平帝连宣三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废除太子之位,册封为安王,就藩与南云潞安府,且即日出京就藩。

  此旨一出,也就意味着太子彻底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就藩于南云潞安府也代表着他失去了所有翻盘的可能。

  南云省乃是大荣的南疆,而潞安府更是大荣南方的边陲之地。

  就藩于南云潞安府,与发配边疆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道圣旨则是恭王就藩,与太子,不,现在是安王,与安王不同,承平帝对于恭王的责罚并不重,只是让其就藩,并无责罚之意。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承平帝对于皇子之间的争斗并不忌讳,他不讨厌皇子为争夺皇位使用各种手段,但是他讨厌无能的人。

  太子是因为无能被贬,恭王则是因为太过莽撞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最后一道圣旨则是册封诚王为太子,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任何避讳的意思,承平帝当朝直接册封诚王为太子。

  当第三道圣旨宣读完成后,诚王立即出列上前谢恩。

  看着神采奕奕,面容庄重的诚王,杨正山啧啧称奇。

  同样是对抗太子,恭王却落了个就藩的结果,而诚王却赢得太子之位,这其中必然有众人不知道的事情。

  不只是杨正山,满朝文武都感到惊奇。

  其实诚王获胜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自始至终承平帝就对太子不满,不然他也不会让太子监国的时候,又让恭王和诚王临朝观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