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干啥用的?这么薄。”
“投矛靶子吧?挂到土墙上练习投矛准头用的,不过这也太难了,这么小的孔,谁能恰好扎的准?!估计得国王之前讲的故事里面,叫什么吕布的才有这本事!”后雄胸有成竹地说。
“瞎说,国王说这次来南方没有作战任务。这个上面还有一个眼儿,估计是项链,穿起来送给南边部落首领的,当年听说海侯(海宁)不是还送过国王一条吗?那时候用的还是铜矿石,现在咱们发达阔气了,可以直接用铜当项链了!看来国王这是要拿贵重礼物一举砸晕对方,让他们信任咱们,好赊更多的货!”佘迩道。
“有道理!”
“有道理!”
“怕是也不然!”后建道:“真要送礼,送现有的铜制工具不更好吗?送这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对方还未必领情。我感觉国王造的这个东西……不简单!”后建随手拿起一个铜薄片摩挲着,中间的方孔配合着正圆形的形状,有一种诡异的美丽,从事商业买卖半辈子的后建,突然心里对手中之物油然升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里面蕴含着宇宙万物、天地山川乃至一切社会规律,而触摸到中间的方孔时,孔中泛出的丝丝寒意,又似要择人而噬。
……
原始社会商品过剩产生的交换需求爆发,必然导致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在这个时空,由于尼国同南方部落的大量交易行为,使得对交易媒介(即一般等价物)的需求喷薄而出,并由后建这个原始商业奇才恰如其分地发明了出来。不过,这个本时空第一种交易媒介居然不是贝壳,而是类似“债券”或者“提货券”的东西——依靠尼国对南方部族的文字优势进行防伪而得以通行。
不过正如我同后建所说,一旦南方部族有人开始掌握尼国文字,即便只有三两个人,都有伪造、仿造这个“提货券”的风险,印刷假币的海量利益即便是原始人也能瞬间想明白,并铤而走险,继而严重损害货币信用。因此,必须要赶在这之前,将真正的交易媒介创造出来,替换这个随时都有可能“爆雷”的东西。在我前世的时空,贝壳、茶砖、粮食等物都充当过原始社会的货币,但在此地均不可行——茶砖粮食尚未在民间通行,而伊比利亚半岛三面临海,贝壳也并不稀缺。不过,由于我这个b在,尼国很快便确定了“天然是货币”的一般等价物——金银,啊不,贵重金属,即目前我们唯一掌握冶炼技术的铜!
数日后,当第一批铜钱抵达韩部时,我已同韩福约见了一批又一批其他部落首领和家族族长,向其阐明同尼国交易的利害,并以最先进的“美食攻势”炒菜招待诸人——连韩福他们都吃了个满嘴流油,没办法,炒菜的技术还没传到后国,他们在后建那边吃的一堆煮食虽然已如国宴,但面对炒菜这种“满汉全席”仍然没有丝毫抵抗力,瞬间便被二次征服。附近部族的人争相跑到韩部来,“参观”据说是发明手中交易的“好东西”的尼国国王,当然其实来蹭吃的居多,不过正如后世促销手段一样,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先把人引来,形成人气和示范效应。当诸部将手中的“提货券”换成了一枚又一枚的铜钱时,当部分细心的人们思考手中的薄片究竟有何作用和效力时,我当即宣布,今后手持铜钱的人可优先购买运来的北方货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