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下,事大了!(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三十六章 这下,事大了!(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只要能够进行数值求解,超导机制的研究中就能够计算出电子的状态和位置。

  这样一来,很多超导机制的实验,通过分析就能够得出结论。

  量子计算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阶段性目标就在于此,而即便是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因为量子计算方式是对物理现象的模拟,每做一次计算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都像是进行一个小型实验一样,计算成本非常高昂、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张硕的研究则是利用常规计算手段数值求解费米子哈伯德模型。

  在成本和时间消耗上,两种计算方式根本无法进行对比。

  当然,量子计算手段完成模型的数值计算,也有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的意义,但针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而言,毫无疑问是后者更有价值。

  邱志超深吸了一口气,忽然体会到了谭志明的感觉,他还是开口问道,“论文完成了吗?准备投稿什么期刊?”

  “《spercodcvy(超导性)》。”张硕说了一个英文期刊名字,随后道,“我最开始考虑投顶级数学期刊,但想想也不太适合。”

  “那些物理期刊,不知道审稿需要多久,所以干脆就投国内杂志,《spercodcvy》刚好适合。”

  邱志超点点头,“《spercodcvy》确实还不错,等你投稿了,把论文给我一份。”

  “我们需要仔细研究一下,根据内容找找下一步的方向。”

  ……

  几天时间,#张硕外行发言#的热度已经渐渐消失了。

  偶尔还会有自媒体蹭一下热度,但整体上也只是几篇微博消息,带上几十、上百个评论而已。

  很多人对话题的印象都是,“张硕外行发言,被更专业的人士否定了。”

  这个热点话题中,杨超收获了流量和稳固的人设,黄立波则是收获了名气,好多人都知道了西京科技大学黄立波教授的名字。

  很多人渐渐把事情抛在脑后时,英文杂志《超导性》编辑部,接到了一份70多页的论文投稿。

  《超导性》编辑部,就在东港工业大学内部。

  这份专业性的期刊,是东港工业大学联合科学院物理所与Elsever集团合作出版,专注于超导领域的研究的英文国际期刊。

  因为其方向的单一性,还有科学院物理所背书,期刊发展到现在,放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黎峰,是《超导性》编辑组的常驻编辑。

  他拥有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有在超导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履历,后来放弃了一线研发工作,进入《超导性》编辑组从事专业审稿工作。

  黎峰的工作就是审稿,他手下的人员会把非常专业性的论文会发过来,他会作为专业论文的初审编辑。

  这又是很普通的一天。

  黎峰打开了工作邮箱就看到了发过来的论文,有三篇论文发到了他手里,其中两篇都是几页的小论文,类似的论文内容就是一大堆的介绍,还有实验数据,会让人看的有些头疼。

  他扫了两眼以后,就打开了另一篇内容非常多的论文。

  70多页!

  这个论文页数感觉更令人头疼,黎峰觉得审稿工作,可能需要他一个星期时间。

  他正感觉头疼的时候才注意到投稿人的名字——

  张硕,研究员/教授,苏东大学?

  “张硕?”

  “不会是重名吧?”

  黎峰愣了好半天,又仔细看了下投稿人的信息,才确定就是心里想的那个张硕。

  他看了下论文的标题--《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多重离散分析法》。

  “这下,事大了!”

  黎峰感叹的说了一句,他也有注意到前一段时间网上的信息,讨论的内容就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简化。

  张硕说能简化。

  各种相关的专业人士站出来说不能简化,然后张硕的言论被说成是‘外行发言’。

  现在张硕竟然针对这个内容进行了投稿,而且还是一篇七十多页的论文,显然是研究有了成果。

  黎峰带着感叹扫了几眼论文内容,发现有些内容根本就看不懂,他仔细想想,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评审。

  这么复杂的数学模型问题,投稿人又是计算数学的顶级专家张硕,还是让专业人士来评审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